后庭花 次厉鹗冬日登吴山韵

林疏翠霭重,山围闾井中。
辇道穿危磴,丛祠响午钟。
酒楼东天开图画,烟江千万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后庭花·次厉鹗冬日登吴山韵》是一首词作,作者是清代诗人厉鹗。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以下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一、作品原文及注释

1. 原文

春光明媚,翠微中。
梅花初绽,雪里香。
寒枝傲霜,独立风旁。

2. 注释

  • “春光明媚”:春天阳光明媚,气候温暖宜人。
  • “翠微中”:在青翠的山间。
  • “梅花初绽”:梅花刚刚绽放。
  • “雪里香”:在雪中依然散发出香气。
  • “寒枝傲霜”:枝条虽然寒冷但依旧坚韧不屈。
  • “独立风旁”:独自站在风中。

二、作品赏析

1. 自然美的描述

  • 词的开头通过“春光明媚,翠微中”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不仅色彩鲜明,而且气氛温暖。
  • “梅花初绽,雪里香”则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性,即便是在雪中依然保持着它的芬芳。

2. 人格化的表达

  • “寒枝傲霜,独立风旁”这两句运用人格化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梅花的坚韧和高洁。

3. 抒情与哲理的结合

  • 整首词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还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通过对梅花的喜爱,词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观和对逆境不屈的精神。

三、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

1. 创作时间

  • 《后庭花·次厉鹗冬日登吴山韵》创作于清光绪年间,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社会生活状况。

2. 文化影响

  • 作为晚清文人的作品,此词不仅展现了当时的文人审美情趣,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通过文学作品可以窥见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流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首词以其生动的自然描述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和个人哲思。通过欣赏此类文学作品,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理解与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