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畬书屋

面山书屋号经畬,咏有山泉阅有书。
不是研田拟唐垦,欲因义路效儿锄。
五车学富何希彼,两字君难足起予。
几度来来消几刻,个中安得乐三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畬书屋》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的一首诗作。这首诗通过对书房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知识的尊崇,以及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经畬书屋》是清代乾隆时期的一首五言律诗,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书籍的珍视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描述了藏书室深山之中最为适宜,芸香四溢,书籍众多,象征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诗经》中提到“经训绝多岐”,意指书中蕴含着各种道理和知识,读者应当深入学习并领会其中真谛。

在创作背景方面,这首诗反映了乾隆时期清朝的统治状况和文人的思想状态。乾隆年间,清朝对外用兵平定了准格尔部,内部则有文字狱等文化压制政策,但同时也重视文化的复兴和整理。弘历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汉族知识分子的利用与限制相结合的政策态度,以及他对文化繁荣的期望。

《经畬书屋》不仅展示了弘历个人的文学造诣,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乾隆时期,虽然有大兴文字狱、修书馆等事件,但同时也有像开博学鸿词科、编撰《四库全书》这样的文化举措。这反映出统治者在推动文化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之间寻求平衡,旨在既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又促进文化的繁荣和知识的积累。

《经畬书屋》中的诗句,如“到处有书屋,深山中最宜”等,都传达了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这种文化心态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即使在今天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阅读这样富含文化意蕴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才华,也能从中汲取智慧与灵感。

《经畬书屋》不仅是一首反映清代乾隆时期文化风貌的诗作,更是一本值得深入探讨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具体的诗句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关于如何理解和评价历史和文化现象的重要视角。《经畬书屋》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历史的缩影,让人们从中窥见过去社会的文化面貌及个人在其中的角色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