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有书屋,深山中最宜。
芸香霏四座,经训绝多岐。
稽古常企彼,居今每愧斯。
何当不出户,涤虑读农羲。
【注释】:
畬(xián)书屋:指藏书之屋。畬,音shú,古代一种耕种工具,用木柄,长二尺。后泛指农具。
处处有书屋:到处都是读书的地方。
深山中最宜:在最幽静的地方最为适宜。
芸香霏四座:芸香飘散于四周。
稽古常企彼:常常仰望前人。
居今每愧斯:生活在今天却常常感到惭愧。
何当不出户:什么时候才能不用出门呢。
涤虑读农羲:洗涤思绪,阅读《神农经》。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身处深山之中,虽处闹市却常怀古人之心,感叹自己生于盛世却不知珍惜,渴望能脱离尘嚣,潜心学问。
诗的开头两句“到处有书屋,深山中最宜。”表明了作者对书籍的珍视。他认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有一间书屋,但最适合的地方还是深山之中。这表达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向往。
第三句“芸香霏四座”描绘了书屋中的芸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书屋的宁静与雅致,也反映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第四句“经训绝多岐”则表达了作者对经典的理解。他认为,经典知识浩如烟海,需要深入探究。这体现了他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和求知欲望。
接下来两句“稽古常企彼,居今每愧斯”则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他常常仰望前人,深感自己的不足。这表达了他对前辈的敬仰和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同时,这也反映出他的谦逊和自省品质。
最后两句“何当不出户,涤虑读农羲”是整首诗的升华。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摆脱尘世的纷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问中。这表达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也体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这首诗通过对书屋的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求知欲望以及对前辈的敬仰和自省品质。同时,它也传达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