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操

登彼箕山兮瞻望天下。
山川丽崎。
万物还普。
日月运照。
靡不记睹。
游放其间。
何所却虑。
叹彼唐尧。
独自愁苦。
劳心九州。
忧勤后土。
谓余钦明。
传禅易祖。
我乐如何。
盖不盼顾。
河水流兮缘高山。
甘瓜施兮弃绵蛮。
高林肃兮相错连。
居此之处傲尧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箕山操》是一首琴歌,记载在旧题“汉前议郎陈留蔡邕伯喈”所撰的《琴操》中,原说是夏代布衣许由所作的。这种说法并不可信

《箕山操》作为中国古代琴曲的一种,其产生背景和内容都与古代隐士生活紧密相关。据传,《箕山操》是陶唐时期的一位名为许由的人物所作,但这种说法缺乏历史依据,属于一种托古附会。而实际上,该作品最早见于《神奇秘谱》,随后在其他多种琴曲谱集中也有记载。

《箕山操》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还蕴含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例如,诗中“草可以为衣兮,木可以为庐”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材料的运用,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认同。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和谐自然关系的追求,以及他们内心深处对清静无为生活态度的向往。

可以了解到《箕山操》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首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与美学追求的作品。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诗句,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态度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