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易水

杂虏客来齐,时作在角抵。
扬鞭渡易水,直至龙城西。
日昏笳乱动,天曙马争嘶。
不能通瀚海,无面见三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易水》是明代词人陈子龙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子龙(1608年—1647年),字明远,号大樽,浙江绍兴府诸暨县人,后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民族英雄,“复社”领袖之一。
  1. 作品原文
    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2. 诗歌解析

  • 首两行:诗人通过描述宝刀在夜间的悲鸣,象征着壮士们在黑暗中的不屈与坚持,表达了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 第三行:“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这句诗描绘的是易水河畔的景色,易水潺湲,云草碧绿,但壮士们却无处送别他们的英雄荆轲,暗含了壮士们的悲壮和无奈。

陈子龙的《渡易水》不仅是一首表达爱国情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