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立名义,我亦倦晨征。
马在城上蹀,剑自腰中鸣。
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
愿君但衔酒,深知有素诚。
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七言律诗,由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所创作。这首诗作于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在诗人刘禹锡与白居易在扬州初逢之时,他写此诗对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作出答赠。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诗歌原文: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诗歌背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贬谪回洛阳后,与白居易在扬州重逢时所作。二人的相遇,恰如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所表达的那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无奈。
-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失落与悲愤,同时也展示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希望。他通过自然景观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诗歌主题:
- 该诗的主题是“怀旧”与“期待”,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和哲理的思考,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 艺术特色:
- 刘禹锡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诗歌的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充分体现了刘禹锡作为一代文豪的深厚功底。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仅是刘禹锡诗歌创作的高峰之作,也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