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竹
介绍
《新竹》是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而广为流传。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人、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酷爱书法与绘画。然而,由于科举考试的失败,郑板桥未能成为朝廷命官,这让他深感挫折和不满。正是这种情感的宣泄,促使他在艺术创作中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抒发和个性表达。《新竹》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作品。
《新竹》的前两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通过竹子的生长来比喻后辈对前辈的依赖和感恩。竹子之所以能够长得更高,并非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是凭借其坚实的老根作为支持。这象征着老一辈的智慧和经验对于新成长的力量至关重要。后两句“新竹愿比旧竹枝,敢与青天试比高。”则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与自信,预示着新生力量将超越前人,勇攀高峰的决心与勇气。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寓意着新一代应当勇于挑战自我,不断向上,超越前人。
郑板桥在创作《新竹》时,正值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多舛的时期。他的诗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反映。在那个封建礼教束缚逐渐松动、思想解放思潮逐渐兴起的时代背景下,郑板桥以竹林为喻,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反思和对新生力量的期待。他通过对竹子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新竹》不仅是郑板桥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弘扬。它通过竹子这一形象,展现了中华文化中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新竹》所蕴含的思想仍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现实价值,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像竹子一样,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向上,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梦想。
相关推荐
【注释】 1. 新篁(huán)才解箨(tuò):刚长出新竹的笋壳。箨,竹笋外层的硬壳。 2. 寒色已青葱:已经呈现出寒冷时的绿色。 3. 冉冉(rǎn):慢慢地。 4. 偏凝粉:微微凝聚成白色粉末状。 5. 萧萧:指风吹竹叶的声音。 6. 扶疏(fú fū):茂盛的样子。 7. 透日:阳光透过。 8. 寥落(liáo luò):稀疏、不密集。 9. 团团节:指竹的节。 10. 坚贞大小同
【注释】 袅袅薰风软:形容新竹嫩绿,轻风徐来。娟娟湛露光:形容竹叶上的水珠晶莹剔透。 参差仙子仗:形容竹叶参差错落,如美女的手臂。迤逦羽林枪:形容竹林中长满竹子的景象。 迥去侵花地,斜来破藓墙:形容竹子在阳光照射下,影子斜斜地穿过了花丛和墙壁。 箨乾犹抱翠,粉腻若涂装:形容竹笋刚出土时的青绿色,就像涂抹了一层油漆。 径曲茎难数,阴疏叶未长:形容竹子弯曲的小径很难数清,而树叶还没有长出来。
新竹 柳营茅土倦粗材,因向山家乞翠栽。 清露便教终夜滴,好风疑是故园来。 栏边匠去朱犹湿,溉后虫浮穴暗开。 他日会应威凤至,莫辞公府受尘埃。 注释: 1. 柳营茅土:指军营中的草屋或茅屋。 2. 粗材:指简陋的木材。 3. 清露便教终夜滴:清露在夜间不停地滴落。 4. 好风疑是故园来:好风仿佛来自故乡。 5. 栏边匠去朱犹湿:工匠离开后,红色的痕迹仍然湿润。 6. 溉后虫浮穴暗开:灌溉之后
新竹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注释: - 笋添南阶竹:笋(竹子)增添了南边的台阶上的竹子。 - 日日成清閟:每天都变得清新而神秘。 - 缥节已储霜:缥缈的枝条已经储存了霜。 - 黄苞犹掩翠
【注释】 新鞭:新长出的鞭子。 竿(gān):竹子的茎干,这里指竹节。 初长两三茎:刚开始长了二三根竹节。 不是他山少:不是因为别的山缺少竹子。 此地生:这里是说这里的竹生长得特别旺盛。 垂梢丛上出:竹梢下垂时在丛中冒出。 柔叶箨间成:竹叶柔软,包裹在竹箨(tuò)之间。 何用高唐峡:为何要用高唐峡的比喻? 风枝扫月明:风吹过竹林时,竹影摇曳,好像月光都被扫掉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句解析: 1. “近窗卧砌两三丛”:描述了竹子生长在接近窗户的台阶上,形成了两三丛。 2. “佐静添幽别有功”:竹子为宁静的环境增添了幽雅的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影镂碎金初透月”:竹子的影子如同镂空的金色,刚从月亮中透出光芒。 4. “声敲寒玉乍摇风”:竹子的声音如同敲打着冷冽的玉石,突然让风起舞。 5. “无凭费叟烟波碧”:竹子没有像《水月记》中费子猷那样的浪漫故事。 6.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处晦所作,全诗如下: 新竹 最爱中唐竹,春来百个鲜。 笋残霞落泊,梢散粉婵娟。 早叶危衔露,昏枝巧住烟。 宁孤一日赏,况在此君前。 译文: 最喜欢的是中唐诗人的竹子,春天来了一百种竹子都显得新鲜。 笋尖残破,晚霞落下,竹梢散落如花似玉。 早生的叶子像危峰上挂着的露珠,黄昏时分枝条巧妙地停驻在烟雾之中。 我不愿独自欣赏一天的美景,更何况在你面前呢。 赏析:
新竹 绿玉初抽粉尚深,清风便伴此君吟。 虽然未见凌霜操,已是先虚应物心。 注释: 1. 绿玉:竹子的嫩芽呈浅绿色,像玉一样晶莹剔透。 2. 凌霜操:指竹子能在寒冷的环境中生长,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描绘了竹的生长状态和特性。首句“绿玉初抽粉尚深”,形象地描绘了竹芽初生的嫩绿,犹如玉石般晶莹剔透。次句“清风便伴此君吟”,则将风与竹联系起来,仿佛是清风在陪伴着竹子吟诗作对
【注释】 1. 粉环:指嫩绿的竹叶。匀束:整齐排列。沉枪:形容竹子笔直挺拔。卷箔:把竹席卷起来,表示天气变凉。乍(zǎ):忽然。双眼健:眼睛像两只健康的鸟儿一样明亮。齐披:全部披上。古锦:古代的锦缎。围山阁:围绕山间的亭阁。背迸:背后冲破。寒犀:冷玉,指霜雪。 2. 堪笑:可笑,可叹。数根苍翠者:那些几根还青翠的竹子。 【赏析】 诗中描绘了初冬时节,雨后竹林的景象
【注释】 新竹:新长出的竹子。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东风:春风。弄巧:比喻巧妙。 弄巧补残山:用风来修补残缺的山,比喻春天里新生的竹笋。 一夜吹添玉数竿:一夜之间,春风吹拂下,竹笋长得像玉一样洁白。 锦衣半脱犹半著:形容竹叶上还残留着春天的温暖。 箨(tuò)龙:笋壳上的嫩芽。 未信没春寒:不相信春天的寒冷还没有退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新竹”为题,赞美了新生的竹笋
《新竹》是一首出自我国清代诗人郑燮的作品,此诗通过竹子的成长比喻新力量的成长和老一代的扶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我不疏君君自疏”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特性与人际关系中的疏离感。郑燮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并不刻意排斥新人成长,而是让自然规律主导其成长过程的理念。在人际关系中,他倡导的是顺其自然的态度,不主动制造障碍,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第二句“此君于我定何如”则是诗人对新生力量的评价
注释: 1. 傍墙穿过邻家竹:在墙边穿过,靠近了邻居家的竹子。 2. 爱护新篁数十竿:爱怜新栽的竹树十多棵。篁,竹林或竹子,此处泛指竹子。 3. 剪伐莫令童仆辈:不要让小孩儿们去修剪砍伐竹子。 4. 老夫日日要来看:我每天需要去看那新栽种的竹子。老夫,诗人自称(语出《论语·子罕篇》:“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故有‘温故而知新’之说焉。”)。 赏析: 这首五绝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竹里馆》。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分析: 1. 新竹不数辈,岁悭非地贫。(注释:新长出的竹子不算多,因为生长的环境并不富裕。) 2. 破苔方挺出,突屋已长身。(注释:刚刚从地面冒出来,就像突然从屋子里伸出来一样。) 3. 未害少为贵,居同德有邻。(注释:还没有被害,就已经很珍贵了,因为它与志同道合的人住在一起。) 4. 山中乏朋友,舍尔复谁亲。(注释:在深山里缺少朋友
新竹 根露苍龙脊骨寒,叶盘丹凤尾梢端。 风雷未化秋塘影,鱼鳖长猜是钓竿。 注释: 1. 竹的根部露出像苍龙的脊骨一样,显得格外的寒凉。 2. 竹叶像丹凤的尾巴一样,尖端细长。 3. 竹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就像秋天的池塘影子还未消散。 4. 鱼和鳖会认为这些竹叶是钓鱼的钓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新笋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笋根、竹叶和竹竿的细致观察,生动地展现了笋的生长过程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方回之手,是一首咏竹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树头不动天无风,六月还当日正中。 —— 在树顶静止不动,天空也没有吹动的风,说明是在炎热的六月里。这句表达了竹子在烈日下依然保持冷静的态度,不随环境改变而改变。 2. 唯有满林新长竹,别生凉意袭帘栊。 —— 只有竹林里新长出的竹子,带来了清凉的气息,仿佛能透过窗户直抵屋内
新竹 嫩青霣箨未禁摇,细字何烦扈碧绡。乘月露梢须点滴,少留墨色到明朝。 注释:嫩绿的竹笋刚刚破土而出,还未经受住风摇雨打。它的细小字迹何必去模仿碧绿色的绢丝?借着月光,露水滴滴答答地从梢头落下,我还要多留些墨迹在明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特别是新生的竹笋。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首句“嫩青霣箨未禁摇”形象地描绘出竹子刚出土时的状态
【注释】 竹笋:竹子的嫩芽,也叫竹芽。春粉:竹笋刚破土而出的样子。箨:竹笋的壳,通称“箨”。 解:脱落。琅玕(láng jiā):美玉。 未忍:舍不得。青玉:指竹笋。 持将作钓竿(zé ɡān):拿着它当作钓鱼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竹,托志于隐逸不仕,寄情于高洁自持。诗中描写了初生的竹笋在破土而出时,它的皮已经脱去了,露出了里面的美玉般的竹杆。此时
新竹 烟梢露叶碧蒙茸,迸出新林尽箨龙。 青玉雨馀春粉少,楚辞多写墨香浓。 注释:新竹的烟梢上挂着晶莹的露珠,绿色的叶子看起来非常清新可爱,像是在春天刚刚长出来的样子,竹笋全部都是竹壳,就像龙一样。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可是这些嫩绿的竹笋还没有完全展开,所以显得有点害羞。青玉般的雨滴落在竹叶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就像是春天的粉末一样,虽然不多,但也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楚辞里有很多关于竹子的诗
这首诗描述了竹林中的景象,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新竹(竹笋初出时) 犊角初穿地,龙梢倏过墙。 犊角:指竹笋的尖尖角。初穿地:指竹笋刚刚从土里长出来。龙梢:形容竹子的嫩叶。倏过墙:形容竹笋生长得很快,转眼之间就长到了墙上。 译文:竹笋初露尖尖角,嫩叶迅速生长到墙上。 2. 孙枝高胜母(竹子的枝条) 孙枝高胜母:形容竹子的枝条长得比母竹还要高。 译文
新竹 夜来湘浦走轻雷,惊起斑龙巳作堆。 老夫早起开三径,翠尾插天风雨来。 注释:竹笋在夜间被雷声惊醒,好像一条条斑龙在堆积在一起。我早晨起床后,发现院子里的小路两旁长满了新笋,它们像翠绿色的尾巴一样高高地插入天空,迎接着风雨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竹笋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竹笋生长的景象。首句“夜来湘浦走轻雷,惊起斑龙巳作堆”,以“轻雷”喻竹笋生长的声音
注释: 剪去东西寒径茅,如簪如角透溪坳。 ——修剪掉东西两侧的茅草就像把玉簪、牛角插入溪边坳口一样。 未离紫箨皆含节,直上青云始放稍。 ——竹子在尚未离开竹箨时都像有节,直上青云始放稍。 修劲挺然齐玉立,欹斜早已付斋庖。 ——修长的竹子挺拔整齐如同玉一样,倾斜早就落入厨房。 此君慎勿论新旧,直节虚心并可交。 ——这竹子不要谈论新旧,它的直节和空怀都是可以结交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新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释: 1. 离离弄影暑将收:描述了夏日里,新竹的影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明显。这里的“离离”可能是指影子交错、清晰可见的样子,而“弄影”则暗示了光影的变化和游戏。 2. 玉版参禅进一筹:这里的“玉版”可能是指新竹的叶子,而“参禅”则是一种修行或修炼的状态。这句话意味着新竹在与自然的互动中
新竹(新发的竹) 高于旧竹枝(比旧的竹子更高) 全凭老干为扶持(全凭老的树干来支持和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明年还会有新的竹苗生长出来) 十丈龙孙绕凤池(像龙一样高大,绕着凤凰池) 译文: 新竹高过旧竹枝,全靠老树干支撑。 明年又有新生者,十丈之高绕凤池。 注释: - 新竹:新发的竹子。 - 高于旧竹枝:比旧的竹子更高。 - 全凭老干为扶持:全凭老的树干来支持和扶持。 - 明年再有新生者
新竹 初春时节,我偶然与僧人一起参禅,看着竹笋逐渐长出嫩芽。新笋破土而出,犹如翠绿的龙在蛰伏后奋力争夺地盘;而那些修长的竹叶,仿佛翠色的凤凰欲展翅高飞。竹林中鸟儿栖息在枝头,发出婉转的啼鸣;月光摇曳着竹影婆娑,仿佛连成一片。这竹子真是潇洒不凡,它不厌弃秋天的气息扰人清梦,让人辗转难眠。 译文: 春天来临,我和和尚一同去寺庙参禅。我看到竹笋慢慢长出,像是翠绿色的龙在冬眠后争夺地盘;而那些修长的竹叶
【注释】 ①樊:篱笆。②“又添”二句:新客居他乡,主人护其深根,就像保护自己的子孙一样。③癖:嗜好。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初春作于临安(今浙江杭州)。 首联说:“插槿三年与作樊,更添客土护深根。”诗人自注:“余三岁来杭,即卜居于小孤山之侧,故云‘插槿’。又三年而归,故云‘作樊’。”这是回忆自己在杭州的三年生活。这里用“插槿”、“作樊”比喻自己的居处。 颔联说
【注释】 1. 琅玕数本:几颗小树。 2. 倚墙阴:靠在墙壁的阴影里。 3. 新笋均条:刚刚长出的嫩竹。 4. 昨夜小轩添得境:昨晚,我的小窗前增添了一片风景。 5. 却烦佳月碎筛金:月亮被月光筛成一片片金色的光点,好像在筛金子一样。 【赏析】 《咏竹》是宋代诗人郑思肖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通过赞美竹子的生长特性,寄托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