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
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
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
避暑
相关推荐
注释: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 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 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在炎热的夏天中怀念隐居山林生活和对神仙的向往之情的诗。 第一句“当暑忆归林”,描述了夏天炎热的气候,以及在这样的天气下,人们往往会想到避暑的地方,也就是回归大自然之中。这里的“林”可以理解为森林或者山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二句“陶家借柳阴”
【注释】 1. 避暑:在炎热的夏天寻找凉爽的地方。 2. 富贵责且重,惭耻心如何:富贵的责任很重,惭愧和羞耻的心情又怎么能忍受呢? 3. 贫贱事易了,饱暖幸已多:贫穷的时候事情容易处理,吃饱喝足已经很满足了。 4. 大热火天下,虚堂枕山阿:天气非常炎热,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背靠着山崖。 5. 拔俗嫌人影,考古分贤科:超脱世俗的名声,被怀疑是虚假的;研究古人的行为,分辨出哪些是贤明的。 6.
【译文】 炎热无法躲避,如何得到雨来滋润。 云彩生起应当有所指望,风吹过来又再次打开。 手拿竹席寻找池塘阁楼,斟满酒壶注入傍晚酒杯。 堆积着的盘子上红果累累,味道并不逊色于棱梅。 【注释】 1、炎赫:炎热酷热。 2、避暑:在夏日里乘凉。 3、无逃处:无处可躲。 4、如何得雨来:怎样才能得到雨? 5、云生:云层出现。 6、应有望:应有希望。 7、风卷:被风吹动。 8、还开:又开放了。 9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夏日山中避暑》的节选。全诗如下: 寰区皆是火,何地避炎官。 散发松阴下,挂巾石壁间。 诗题疏竹润,酒入碧筒寒。 不必频挥羽,清风无汗颜。 注释与赏析: - 寰区皆是火:整个宇宙都像被火烧过一样,形容天气异常炎热。 - 何地避炎官:哪里可以躲避炎热的天气呢?这里的“炎官”指炎热的夏天,表达了诗人对于酷暑的无奈和寻找避暑之地的心情。 - 散发松阴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避暑胜地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将这个夏日的避暑胜地展现得淋漓尽致。 “亭午暑未凉,竹阴访泉石。”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炎热的午后,寻找避暑之地的情景。亭午,即中午时分,暑未凉,说明天气依然炎热,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烦躁,而是选择了去访寻一个可以避暑的地方——泉石。泉石,即山石上的泉水,是夏天避暑的理想场所。 “泉源彻底清,石色半痕碧
【注释】 入林扃:进入树林。扃,闭,指门闩、门锁。 同僧:和僧人一起坐着。 鸟飞晴地影:鸟儿在晴朗的天空下飞翔,投下的阴影在地上。 龙挂雨天形:龙在下雨时,形状像挂在天空中的一条线。 扫叶铺椰簟:用扫帚将树叶扫干净,铺成一张椰草席子,用来休息。 临流:面对溪流。 注石瓶:将水从石头上注入石瓶中。 无尘迹到:没有一丝尘埃或痕迹。 日落梦初醒:太阳下山后,人开始清醒,梦境结束。 【赏析】
【注释】 避暑:乘凉。北山:指庐山。修篁(huánɡ):竹林。夹(jiā):环绕。林阴:竹林的树荫。澹忘:淡漠、忘怀。清我心:使我心境宁静。酷暑(chú)尚可避,酷吏不可禁:夏天炎热还可以躲开,但酷刑吏却难以躲避。迹绝畏途辙(zhé):足迹消失而畏惧的道路也消失了。凉飙(biāo)散尘襟(jīn):清凉的风儿把人的心情吹得清爽了。飙:旋风。尘襟:尘俗之心。却嗟避名者,犹恨山未深
【注释】 林幽行避暑:林深之处避暑。 藤叶昼阴阴:阳光下,树叶显得阴暗。 地僻无行客:地方偏僻,没有行人。 山深独抱琴:独自坐在深山里抚琴。抱琴,指抚琴。 白云时在屦(jù):时而看见白云落在鞋上。白云,指飘忽的白云。 流水始知音:只有流水才能理解我的心情。知音,指能理解自己心意的人。 寄语尘中者:告诉那些世俗人。尘中者,指世俗之人。 同来共息心:一起来共同消除烦闷。 【赏析】
注释: 避暑:在树林中避暑。 空林:空旷的树林,形容清凉宜人。 酌:斟酒。 行歌:边走边唱歌曲。 采绿薇:采摘绿色藤萝。 南来一行鹭:向南飞行的一行白鹭。 倒昳(yì)金尊飞:倒映在水面上的金色酒杯飞起来。倒昳,形容阳光照在物体上的样子;金尊,指盛满美酒的金杯。 淹留:长时间停留。 桂树夕:夜晚的桂花树。 潇洒:悠闲自在的样子。芰荷衣:荷叶制成的衣裳。 明月宛相待,休赋醉言归:月光似乎在等待
【注释】 火云亭:在苏州城西,亭中常设炉灶,用以煮水供人饮用。夏日亭中暑气蒸腾如火烧,故名“火云亭”。午:正午。销金:形容阳光灼热。 一枕移来傍绿阴:指太阳已过头,从东向西移动,我侧身倚在竹席上,被凉爽的树荫所遮。 蕲竹簟:蕲竹产于蕲州(今湖北蕲春),其质坚韧、纹理细密而色白,为良材。簟即竹席。铺:铺设。松榻:用松木制成的卧榻。矮:简陋。 池荷香泛水波深:荷花散发沁人的清香,随着微风轻轻荡漾
避暑 避暑仍兹地,薰风吹我襟。和光随鸟性,萧寂旷云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里寻找一处避暑之地,以躲避酷暑的情境。诗中的“避暑”二字直接表达了作者的目的,而“薰风吹我襟”则形象地描绘出夏日炎热的天气以及作者因炎热而感到的不适。接下来两句“和光随鸟性,萧寂旷云林”,通过对比鸟儿随风翱翔和诗人独自漫步在空旷的树林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最后两句“道虑谢欣戚
【注释】 无奈炎威侵我急 :炎热的暑气逼人。 闲来扫迹遁虚空:闲下来时,就到山野中寻访清幽的地方,避开热浪。 松亭况遇连朝雨:松树林中的亭子,正好遇上了连绵不断的春雨。 竹坞清涵一榻风:竹林里的小窝,清凉如水。 汩汩流泉岩石上:山间泉水从岩石下流淌出来。 丛丛芳桂野山中:遍地都是散发着香气的桂花。 烦襟终日凭驱遣,欹枕难禁午睡浓:烦闷的心情整天无法消除,只能倚靠枕头勉强入睡,午睡睡得很深。
注释: 避暑:躲避炎热的夏天,享受清凉。 北窗:北方的窗户。 凉风:凉爽的风。 幽襟:内心的安静。 蕉竹:两种常绿植物,叶子长而宽,呈深绿色。 仲夏:夏季的中间。 残花:未完全凋谢的花。 寒蝉:秋天到来时,树上的蝉开始鸣叫。 芳兰:芳香的兰花。 一缶(fǒu):酒器,圆形,用来盛酒。 石上:石头上。 清琴:古琴,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 山水调:指自然山水的声音,这里指的是弹奏古琴的声音。 纤爪
【赏析】: 本篇是一首写夏日闲居的诗。首句写避暑亭轩傍水而开,环境清幽;次句写钓丝闲卷,独自徘徊,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神态。第三、四句写云根忽抱山腰而起,雨脚遥穿松顶而来,渲染出山中云雾迷蒙,雨势滂沱的景象。五、六句写在箸底新尝苦菜,枕前时听落黄梅,表现出诗人清苦的生活。末两句写人间清福谁能领,此际应无客与陪,抒发了诗人对人间清福的珍视之情。 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文情并茂,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