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空泛日,四顾绝人烟。
半浸中华岸,旁通异域船。
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
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
望海
介绍
《望海》是隋朝杨广创作的五言古风诗作。
《望海》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古人对海洋的无限向往和深沉感慨。通过这首诗,不仅能够窥见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还能深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及诗歌的韵律美。在欣赏和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古人的生活与思想。
相关推荐
【注释】 空泛:指海天辽阔,无边无际。 绝人烟:没有人烟,没有人家。 半浸中华岸:一半浸在中华的海岸上。 旁通异域船:旁边通着外国的船只。 岛间应有国:海岛之间应该有国家。 波外恐无天:海水之外恐怕没有天了。 欲作乘槎客:想做乘坐木筏到天河去的客人。 翻愁去隔年:却担心一去又是隔年的光景。 【赏析】 这首诗是写海上望海的景色和感受。诗人站在海边,面对浩瀚的大海上日出日落的景象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海门东望浩漫漫,风飓无时纵恶湍。 注释与译文: - “海门”:指的是海上的门户或海岸线。 - “东望浩漫漫”:形容海面广阔而辽阔,无边无际。 - “风飓”:指狂风巨浪。 - “恶湍”:猛烈急流。 - 译文:站在海边向东远眺,看到浩瀚无垠的大海和不断袭来的狂风巨浪。 第2句:黑雾涨天阴气盛,沧波衔日晓光寒。 注释与译文: - “黑雾”:浓密的烟雾。 - “涨天”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登高望远海,万里一长吟。” - 注释:站在高处(登高望远)眺望辽阔的海洋。 - 译文:我在高处眺望广阔的大海,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我对着这无边无际的海面长吁短叹。 2. “岛屿迎寒日,波涛带夕阴。” - 注释:海岛在寒冷的日出时分迎接着朝阳。 - 译文:海岛在清晨迎接温暖的太阳,而海水在傍晚被夕阳染上了一层阴影。 3. “岂无乘筏叹,亦有钓鳌心。” - 注释
【注释】 望海:远望大海。 气:潮汐的气象。 夜成潮:晚上就形成潮水。 鸡唱:指潮水的声音,如鸟鸣。 泬(xuè)寥:空虚寂静。 流随明月满:潮水随着明亮的月儿涌来。 声入二樵:声音进入两位打渔人。 大江消:长江的水被潮声冲散。 双汛:两道潮汛。 东西荡:东、西两边的江流被潮声激荡。 秋来多水宿:秋天到来后,常常在水上住宿。 乘涨:乘着水位上涨之时。 命兰桡(ráo)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季节变迁的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望海 水浮元气上,风起即成潮。 - 诗句一描述了大海与天空的壮阔景象。海水承载着天地之气,随着风起,便涌动成壮观的海浪。 地势归洲岛,天光散泬寥。 - 诗句二描绘了大海中的岛屿和地形。在晴朗的天空下,云彩散去,露出辽阔的海面,给人一种宁静而空旷的感觉。 黄鱼三月上,白鹭一人招。 - 诗句三提到了春天里黄鱼的活跃以及白鹭的归来
望海 虎门东浩淼,水与白云平。 译文:在虎门东边,海面浩渺无际;水面和白云一样平展。 注释:浩淼:浩渺无边。 赏析:诗人站在虎门的海边,放眼望去,只见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大海,海面上云影浮动、白浪翻滚。诗人用“浩渺”来表达大海的宽广无垠,用“平”字来形容海水与白云融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的海上风景画。 海蜃春多气,天鸡夜有声。 译文:海蜃在春天多出现,晚上天空中的天鸡鸣叫声此起彼伏。 注释:蜃
【注释】 绝顶:山的极顶。天风:指海风吹拂在头顶上的感觉。沙边烟浪浮珠牡,岛上人家住翠鳌:指海上景色。连翩(pián):形容飞翔时的样子。尽日:整日。看到:看见。潮生月色高:潮水涨起来,月光也显得特别明亮。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登临绝顶远眺东海,所见所感。首联写登上绝顶远望,天风浩荡;颔联描绘海上奇观,烟浪浮动,犹如珍珠牡蛎;颈联写海上风光,岛中人家如画;尾联写海上渔人、樵夫,生活悠闲自在
【注释】 吴淞江口海门东:吴淞江,即吴淞江。吴淞江口是上海的入海口,位于上海市黄浦江口东侧。海门:指南通市如皋县南濒长江口的海门港。 万里京师咫尺通:京都,指首都北京。京城与海门相距遥远,但通过江水却能一帆直通京师。 白柁红旗三月浪:白舵,指白色的船头。红,这里形容旗子的颜色是红的。三月,指农历三月。浪,海浪。 紫箫花鼓午潮风:紫箫,一种乐器的名称,此处泛指吹箫。花鼓,民间打击乐器
注释: 1. 望海: 在诗中指的是对海的观照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海洋的无限向往和深情。 2. 移情: 情感的转变或转移,指诗人因看海而引发了某种情感的变化。 3. 惜旧群: 珍视旧时的朋友们,表达对友情的珍惜和怀念。 4. 在山远志问谁分: 在山上远望,心中充满疑问,不知道应该向谁询问或寻求解答。 5. 留谷鸟同幽树: 让山谷中的鸟儿陪伴着孤独的树木,形容与自然为伴的宁静生活。 6.
【注释】 独上高原望海堤:独自登上高山,远眺大海。 黄云白浪使人迷:黄云白浪迷住了视线。 无端路近青铜港:不知怎的,路就通向了青铜港。 流水三条尽向西:这三条水道都朝着西边流去。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大海景色的小诗。诗人站在高高的山巅上,遥望着大海,只见一片黄云白浪,使他看得目眩神迷。原来他不知道,眼前这条路就是通向铜陵的一条水路,而那三条水道正分别向西方延伸而去
【注释】 1. 石楼:指海边的岩石上建有瞭望台。 2. 高压踞仙坛:形容岩石险峻,如同仙人的仙坛。 3. 万叠洪涛起大观:形容海浪层层叠叠,波涛汹涌,形成壮观的景象。 4. 山峻岂无虎兕吼:意为山势险峻,难道就没有虎啸犀牛吼的声音吗?这里的“虎兕”泛指凶猛的动物。 5. 峡斗似有蛟龙蟠:形容峡谷之间如同蛟龙盘旋,充满了神秘和力量。 6. 孤帆带雨愁云湿:形容孤独的帆船在风雨中行驶
【注释】 太一:指天帝。元始:指天地形成之始。百川汇鸿蒙:百川流入宇宙的混沌之中。淼淼:水波浩渺的样子。门:门户、入口。骊龙宫:神话传说中的龙宫,这里暗指海神居所。鼓入:击鼓进发。珠江潮:珠江口的海浪。堑:沟壑。陀城东:地名。长思:深长的思考。感:感动。良:美好。驱民以从戎:驱使百姓去打仗。海若:大海之神。固有灵:有神灵存在。馘蜺虹:斩断彩虹般的怪物。皞皞:形容和煦温暖的景象。成周:指洛阳
诗句释义及注释 元气洪蒙混太虚,天吴簸荡撼坤舆。 注释: - 元气:宇宙的原始力量或本质。 - 洪蒙:广大而模糊不清。 - 混太虚:与宇宙的本源相融合。 - 天吴:神话中的龙名,这里代指龙。 - 簸荡:摇动,动荡。 - 撼坤舆:使大地震动。 千年木石劳精卫,百谷波流会尾闾。 注释: - 木石:自然界中坚硬的物质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 - 精卫:传说中的一种鸟,因不断衔木石填海而死。 - 劳
注释: 1. 青荧半空碧,白沙出林杪。 - "青荧":青色的光辉,形容天空的颜色。 - "半空碧":天空中一半是碧蓝色。 - "白沙":白色的沙子。 - "出林杪":从树林的顶端露出。 2. 谓是雪月明,春烟澹将晓。 - "雪月":比喻天空中的星光和月亮。 - "明":明亮、清亮。 - "春烟":春天的薄雾。 - "澹将晓":即将天亮。 3. 咫尺不可耐,飞鞚逾渴鸟。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markdown 望海 积水渺无极,归墟那可穷。 百川宗浩漾,一气接洪蒙。 若木昆仑外,扶桑日本东。 蜃楼冲雾白,鲸鬣鼓波红。 驱石何年到,乘槎有路通。 光分攲落月,声急度长风。 潮汐盈虚候,鱼龙变化工。 修鳞初击水,巨翮已抟空。 河伯心神骇,天吴气势雄。 重渊阴火冷,孤屿晓光融。 方丈瑶台隐,珊瑚铁网笼。 犀灯愁怪室,鲛涕泫珠宫。 卤莽迷寒鹬,苍烟锁断虹。
【注释】 1. 少海南回:指海南岛的南端,即万宁。 2. 青丘东去:青丘山在今山东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之一。 3. 日驭低天柱:太阳驾着车辇,从东海上升起,经过天柱山(今江西鹰潭)时,天柱山挡住了太阳,使日驭不得不稍稍低下身子。 4. 鳌峰触帝关:传说中,海中有五座山峰,分别叫“定山”、“浮山”、“方山”、“瀛山”和“岱山”,合称五山,它们把东海分为东海、北海、南海三部分。 5. 孤槎无客更犯斗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壮丽的海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敬畏和向往。 “海气凌晨炫远眸,洪波无际只平浮。”描绘了清晨时分海面上的壮丽景象。海气在黎明时分显得格外耀眼,而海面上涌动的波浪无边无际,只是静静地漂浮着。这里使用了“炫远眸”和“平浮”两个关键词,前者形容海气的明亮,后者则形象地描绘了海浪的静态美。 “天涯渺渺难推步,地势茫茫有尽头。”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无限感慨。大海无边无际,仿佛延伸到天际
注释: 1. 凭阑目送几飞鸿,无数归舟趁晚风:站在栏杆旁远望,目送几只南迁的大雁;无数的小船趁着傍晚的风回家。 2. 一抹夕阳天外挂,潮声似在港门东:一抹晚霞在天空中悬挂着,潮水声好像在码头东边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宁静的海上景色。诗人站在栏杆旁,目送着几只南迁的大雁,同时看着无数的小船趁着傍晚的风向家的方向驶去。在这辽阔的背景中,晚霞和潮水声成为了画面的焦点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望海”,要求考生逐句翻译、注释并赏析该诗的内容和语言。 “长天千里尽,斜日四山衔”,意思是:万里长空无际处,夕阳西下照西山。“长天”指辽阔的天空,“尽”是无边无际的意思,“斜日”即夕阳,“衔”是夕阳在西山的余晖中被吞没的意思,两句写远望所见之景。诗人登高望远方,只见一片辽阔的天空,看不到边
望海是清代诗人祖之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如下: 行到东维山尽处,一痕浓黛绕登莱。 数拳小岛浮沤出,万古神渊叠浪催。 泰岱脉从辽海渡,珍珠门向日南开。 蓬壶纵有仙人住,汉武秦皇安在哉。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行到东维山尽处:这句描绘了诗人在旅行过程中走到了东维山的尽头。东维山可能是指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的一座山脉。 2. 一痕浓黛绕登莱
译文 望着大海汹涌澎湃汇聚众多河流,茫茫一片烟雾弥漫。 我怀揣着对往日时光的回忆,不知鞭打石头是从哪年开始的。 那里有岛屿藏匿着古老的国家,无边无际恐怕会坠落到天空。 曾经三次涉险到达海边,期待你变成桑田等待重生。 注释 1. 澎湃汇群川:描述大海的波涛汹涌如汇聚众多河流。 2. 苍茫一片烟:用“苍茫”形容海景广阔且渺无边际;“一片烟”形象地描绘了海面上烟雾缭绕的景象。 3. 浮槎
注释: 1. 天际无涯万里馀,风潮云岛接宸舆:无边的天际,万里之遥,风起潮涨,云涌岛屿,与皇帝御驾相接。 2. 朝宗不弃能容物:皇帝不抛弃我,能容忍我。 3. 惟有虚心对洛书:只有保持谦虚的心态面对《洛书》。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皇帝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大海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敬仰之情。首句“天际无涯万里馀”,描绘了大海的辽阔和壮美,展现了大海的浩渺和无边无际。接着,“风潮云岛接宸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