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海南回千嶂隔,青丘东去十洲环。
未妨日驭低天柱,直恐鳌峰触帝关。
孤槎无客更犯斗,三岛有仙常驻颜。
久矣沧溟遥结梦,兹游真供水云闲。
【注释】
- 少海南回:指海南岛的南端,即万宁。
- 青丘东去:青丘山在今山东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之一。
- 日驭低天柱:太阳驾着车辇,从东海上升起,经过天柱山(今江西鹰潭)时,天柱山挡住了太阳,使日驭不得不稍稍低下身子。
- 鳌峰触帝关:传说中,海中有五座山峰,分别叫“定山”、“浮山”、“方山”、“瀛山”和“岱山”,合称五山,它们把东海分为东海、北海、南海三部分。
- 孤槎无客更犯斗:孤舟上有客人,不会触犯北斗星。
- 三岛有仙常驻颜:三岛是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山上居住着仙人,神仙们经常在那里。
- 沧溟遥结梦:大海无边无际,好像在梦中一样。
- 兹游真供水云闲:这次出游真是像在水中游玩,可以尽情地欣赏水云景色,非常悠闲自得。
【赏析一】
首联写自己回到海南岛,看到千嶂环抱的景象,以及从青丘山向东远去的情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颔联写太阳驾着车辇,从东方升起,经过天柱山(今江西鹰潭)时,天柱山挡住了太阳,使日驭不得不稍稍低下身子。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丽画面,也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珍贵。
颈联写自己乘船来到海上,看到海上的美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敬畏之情。
尾联写自己看到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上有仙人居住的情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借这个机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赏析二】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游记诗。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写了海南岛上的壮丽景色和海上的神奇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首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海南岛的自然风貌。千嶂环抱、青丘东去,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震撼。
颔联则以日驭和鳌峰为引子,进一步描绘了海南岛的奇特景观。日驭低天柱暗示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大地上的美景;而鳌峰触帝关则描绘了海上的奇峰峻岭,宛如一座座巍峨的宫殿,让人不禁为之赞叹不已。
颈联则是全诗的重点部分。诗人通过观察孤槎无客更犯斗和三岛有仙常驻颜等细节,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文历史相结合。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大海的浩渺与神秘,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则是整首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久矣沧溟遥结梦,兹游真供水云闲,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无尽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