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㠥嵬如婴儿。
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逾碧势参差。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
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
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
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
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
望九华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望九华山》是清代诗人王夫之的诗作,全诗如下:
登高览远尽无余,
水石苍茫一望孤。
万壑千峰皆入画,
九重五色自成图。
云深不见庐陵寺,
风静空闻白帝书。
欲向南天问真谛,
只愁身在白云虚。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高处眺望,只见水石苍茫、山峦连绵的景象,并且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手法,将九华山比作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人以“万壑千峰皆入画”来形容眼前的景色,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幅精心绘制的艺术作品。而“九重五色自成图”,则进一步说明了九华山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特点,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诗中还提到云深不见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