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颢
偶向长安醉市沽,春风十里倩人扶。 金銮殿上文章客,不减高阳旧酒徒。 注释:偶然间在长安的酒市中醉酒买酒,被和煦的春风吹拂,有如美人般温柔地扶着我前行。在金銮殿这样的朝廷重地,作为文人雅士的我也毫不逊色,可以称得上是与古代名士高阳氏相匹敌的饮者。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酒市中的醉态以及在皇家宫殿中的文才来展现其豪放不羁的个性。首句“偶向长安醉市沽”直接点明了诗人是在长安的酒市中喝醉了
【注释】 夜闻邻童读书:夜晚听到邻居的孩子在大声的读书。吾伊隔竹声:我隔着竹林听见了他们的读书声。应解:应该理解。韩檠:古代的一种灯,形似弓,用以照明。于今学未成:现在已经没有机会去读书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夜晚听到邻家孩子读书的声音,感叹时光易逝,自己未能及时学习,现在已经没有机会去读书了。 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在夜晚听到邻居的孩子正在读书的声音,“风送吾伊隔竹声”一句中
酡颜半醉殢春娇,拂袖东风暖雾消。十二栏杆月如昼,纱笼银烛不须烧。} {诗句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诗人与姚会川在月下海棠前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的“酡颜半醉殢春娇”,通过形容诗人饮酒后微醺的样子,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而“拂袖东风暖雾消”则形象地描绘了春风轻拂,云雾消散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诗中的“十二栏杆月如昼”,利用数字“十二”来强调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译文】 她的容颜憔悴,失去了往日的风流潇洒,仍抱着琵琶,半掩着脸不示人。 不要再到湓城去寻找她的旧迹了,那里荻花、枫叶都让人愁断肠。 【注释】 湓城:古地名,在今江西新干县西北。 莫向:不要。 寻:寻找,打听。 旧迹:过去的踪迹。 不胜:经受不住。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一位年老色衰的女乐伎而作的一首赠别诗。诗人以“玉容”写女乐伎容貌的美丽,“憔悴”写其容颜之美已不再如往昔那般动人
注释:初秋时节,霜露满园,树叶稀疏。我身在异乡,盼望母亲寄来衣物。我深知她怜爱孩子,即使寒夜未至,也担心孩子受冷。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担忧。首句“新寒望授衣不至”描绘了初秋时节的寒冷景象,以及诗人因未能收到母亲的衣物而感到的孤独和无助。颔联直接抒发情感,“客边望断寄来衣”,诗人身在异地,无法与母亲团聚,只能遥遥期盼着母亲的来信。尾联进一步升华主题
在古代中国,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表达个人情感与志趣的重要载体。陈颢的《题画二首(其一)枇杷山鸟》便是一首充满深意和美感的作品。下面将结合诗句进行详细解读: 1. “卢橘垂黄雨满枝”:这里的“卢橘”指的是一种果树,其果实在成熟时呈现出黄色,而“垂黄”则形容其颜色鲜艳如金。当橘子成熟时,雨水使得整个树枝都被黄色的橘子染得满溢,如同被金黄色的雨淋过,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2.
屈原渔父问答 众醉陶陶我独醒,此心于世已忘情。 老翁不识孤臣意,谩向沧浪歌濯缨。 注释:众人沉醉在美酒中,只有我一个人清醒。我已把世俗之情忘记。老头儿不懂得我这个被贬的大臣的心情,白白地在大江上唱歌洗帽缨。 赏析: 本诗是屈原对渔父的问答。诗人借与渔父的对话,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无奈。 首句“众醉陶陶我独醒”,用夸张的手法写众醉不醒,反衬出屈原的清醒和孤独,突出了他的与众不同
【注释】 懒:不想;秋风:秋天的风。 把:持,拿。 一瓢:指一瓢水。 长醉:经常沉醉。 白鸟:白色的鸟。 还飞去:又飞走了。 不及:不如。 青山:青葱的山峦。 伴我闲:陪伴着我清闲。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描写一幅秋景图,表达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懒向秋风把钓竿”,诗人在秋风中懒洋洋地拿着钓竿钓鱼,表达了他对于秋天的喜爱和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一瓢长醉水云间”
注释: 孤根自是不凡材,却傍山村野水开。 这是说梅花的根虽孤单但很坚强,它生长在山村的水边,不畏严寒。 历尽岁寒冰雪苦,百花头上领春来。 经过一年的寒冷和冰雪的考验,梅花傲然开放,成为百花之首,引领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同时,它也寓意着在困境中,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就一定能够迎来属于我们的春天
注释:渔人在江上撒网捕鱼,天色已晚,暮烟弥漫。江面上空飞翔的雁群和飘落的雪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如果这些鱼儿能够平安归来,那就要尽早回到水中,不要等到傍晚风浪太大才返回船上。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渔夫撒网捕鱼的场景,表现了渔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如鱼,需要把握时机,早归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