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醉陶陶我独醒,此心于世已忘情。
老翁不识孤臣意,谩向沧浪歌濯缨。

屈原渔父问答

众醉陶陶我独醒,此心于世已忘情。

老翁不识孤臣意,谩向沧浪歌濯缨。

注释:众人沉醉在美酒中,只有我一个人清醒。我已把世俗之情忘记。老头儿不懂得我这个被贬的大臣的心情,白白地在大江上唱歌洗帽缨。

赏析:

本诗是屈原对渔父的问答。诗人借与渔父的对话,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无奈。

首句“众醉陶陶我独醒”,用夸张的手法写众醉不醒,反衬出屈原的清醒和孤独,突出了他的与众不同。接着写自己已把世事遗忘,这既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忠贞不渝,也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屡遭打击后的消极情绪。

第二句中的“此心”指自己的心志和抱负。“忘情”即忘却世事。这两句诗表明了屈原虽然身处逆境,但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报国之心,只是暂时未能施展才华而已。

第三句“老翁不识孤臣意”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说明。诗人以“老翁”自喻,说自己像一位年迈的渔夫,而那位渔翁却不理解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这两句诗表现出屈原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痛苦。

第四句中的“沧浪”指的是长江。“沐”字有洗的意思。这里是指屈原在长江边洗头。“濯缨”则是指屈原因忧愤而将帽缨投入水中。这句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江边洗帽的情景,表现了他对时事的不满和对楚国命运的担忧。同时,这也是对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的一种无奈和悲叹。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屈原面对困境时的心境和态度。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屈原生平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