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此诗首句“萧条书剑客边身”,点题,写诗人在书剑客的身边,以笔为剑,以诗为兵,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第二句“望望归期过立春”,是说盼望归家,但过了立春还没有回来。第三、四句“官柳渐黄梅已白,东风应笑未归人”,意思是说官家的柳树渐黄了,早梅也凋谢了,可是东风却似乎在嘲笑那些未回家的人。 【答案】 译文:我是一位书生和剑客,身在客地(京城)而思念家乡
注释: 剪菊图:指诗人亲手为菊花作画。 秋期:秋天的时节。 山童:指山中的儿童。 浪蕊浮花:飘荡在水面上的莲花。 傲霜姿:形容菊花不怕严寒,凌霜绽放的姿态。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菊花图景。首句“西风三径近秋期”描绘出秋风中,三条小路接近秋天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次句“闲看山童理菊枝”,描述了山童在秋天里悠闲地修剪菊花枝干的情景。第三句“浪蕊浮花都剪却,刚留几朵傲霜姿”
【解析】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 其二舍舟履平陆,行李相追随。 原野何萧条,晨光亦熹微。 前途问征夫,载欣复载驰。 吾庐已在眼,僮仆候柴扉。 新归且慰意,奚论昨是非。 【译文】 我舍弃了船只踏上陆地,随从们纷纷跟随着我。 原野上一片凄凉荒芜的景象,清晨的阳光也显得有些昏暗。 前方路途如何呢?询问着远行的征人,他载着欢欣之情又奔驰向前。 我的房屋已经在眼前了,僮仆们在柴门旁等候着。 我刚回来,心情愉悦
解析 1. 诗句解读 - “泣麟图”:这是一个比喻,表示诗人在画或写作时,因对历史事件(如春秋时期的某些事件)的反思,而感到悲伤和感慨。这种情感通过泪水来表达。 - “诗亡春秋作”:意味着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政治或社会因素),诗歌的创作已不复存在,或者变得不再重要。这里的“春秋作”可能指的是历史的变迁或政治的动荡,使得传统的诗歌形式受到挑战。 - “姬政日就堕”
诗句释义与译文夫子听琴师襄图 夫子:指孔子。听琴师襄,即在聆听琴师襄的演奏。 苍姬尚文治,叔世生宣尼 苍姬:春秋时期的女子,擅长音乐。叔世:春秋时期。宣尼:孔子的尊称。此句意指孔子生活在一个重视文治的时代。 立教以垂宪,天纵圣哲资 立教:创立教育体系。垂宪:建立规范或准则。天纵圣哲:天生的圣明智慧之人。资:凭借、依靠。此句意指孔子创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并凭借其天赋的智慧
【注释】 坐阅:坐着看。残书:旧书。坐阅残书,即在灯下看书到深夜。夕未眠:夜深了还没睡下。危檐:高悬的屋檐。雨雪:雨、雪。一灯前:一盏灯前面。呼酒:端起酒杯。陶然:陶然而醉,形容心情舒畅的样子。免滴春愁到耳边:免得春愁落在耳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闲适的情怀观照窗外景象,抒发了自己悠然闲适的生活情趣。 首句“坐阅残书夕未眠”,写自己夜深了还坐在灯下看书,没有睡觉的意思
秋萤 寒光一点映松萝,零落西风恨更多。 莫向波间照秋影,满溪凉雨颤新荷。 注释: 1. 寒光一点映松萝:指萤火虫在松林和草叶间发出的光亮,像一点寒光。 2. 零落西风恨更多:指秋天的风吹落叶子,使它们感到遗憾。 3. 莫向波间照秋影:不要在水面上反射出秋天的影子。 4. 满溪凉雨颤新荷:形容雨打在荷叶上的清脆声音,如同荷叶在颤抖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
【注释】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 其五 归:回家。 解印:解下官印。归故园,指回到故乡。归隐田园,过着隐居生活。 循旧踪:沿着以前走过的足迹。 扶老藉筇竹,流憩挹松风:扶着年迈的双亲,依靠着筇竹杖,在林中漫步休息,吸吮着松涛的清风吹拂。筇,竹的一种,用它做手杖可以拄地而行。流憩,悠闲地休息。 矫首踪遐观,湛然天镜空:仰望天空,遥望远方,天空就像一面明净的镜子。矫首,抬头仰视。踪,踪迹。遐观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归隐田园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束带事趋谒,素志恒乖违。 - 诗句解读:身着朝服去拜见,原本的愿望总是与现实相违背。 - 关键词注释:束带,古代官员外出时系在腰间的腰带,代表正式场合;趋谒,恭敬地拜访;素志,原本的理想或愿望;乖违,违背。 - 赏析:诗人描述了自己身穿官袍,前往官府的情景,但心中却怀揣着与仕途不符的理想和愿望
诗句:老去年来两鬓秋,半因诗债半闲愁。 译文:岁月不饶人,我年复一年地感受到两鬓的斑白,这一半是因为诗债,一半是因为闲暇之余的愁绪。 注释:此句中的“两鬓秋”,形容了诗人年纪渐长,两鬓已经泛起了秋天一样的白色。“诗债”指的是诗人由于创作诗歌而欠下的债务,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投入和执着。“闲愁”则是指诗人内心的忧愁,这种忧愁可能来自于生活的琐碎或者是内心的感慨。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