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事趋谒,素志恒乖违。
迷途实未远,遂兹故园归。
榆柳纷掩映,兰菊相因依。
俗辙稀往来,竟日掩柴扉。
复得反自然,谅匪造化私。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归隐田园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束带事趋谒,素志恒乖违。
  • 诗句解读:身着朝服去拜见,原本的愿望总是与现实相违背。
  • 关键词注释:束带,古代官员外出时系在腰间的腰带,代表正式场合;趋谒,恭敬地拜访;素志,原本的理想或愿望;乖违,违背。
  • 赏析:诗人描述了自己身穿官袍,前往官府的情景,但心中却怀揣着与仕途不符的理想和愿望。这里的“素志”指的是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和追求。
  1. 迷途实未远,遂兹故园归。
  • 诗句解读:虽然迷失了方向,但最终回到了故乡。
  • 关键词注释:迷途,比喻失去方向或目标;遂兹,因此、所以;故园,故乡;归,返回。
  • 赏析: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即使身处迷茫之中,最终也能回到自己熟悉的故乡。这表明诗人对于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
  1. 榆柳纷掩映,兰菊相因依。
  • 诗句解读:榆树柳树交错在一起,兰花和菊花相互依偎生长。
  • 关键词注释:榆柳,榆树和柳树;纷,交错;掩映,互相映衬;兰菊,指兰花和菊花;相因依,相互依附。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榆柳和兰花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状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1. 俗辙稀往来,竟日掩柴扉。
  • 诗句解读:世俗的道路很少人来往,整天都关闭着柴门。
  • 关键词注释:俗辙,世俗的道路;稀,稀少;往来,来往;竟日,一整天;掩柴扉,关闭柴门。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过着隐居生活的决心。柴门象征着朴素的生活,闭门不出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
  1. 复得反自然,谅匪造化私。
  • 诗句解读:终于又重新获得了自然的真谛,相信这不是大自然的私心。
  • 关键词注释:反自然,回归自然;谅,相信;匪,不是;造化,大自然;私,自私。
  • 赏析:诗人用“反自然”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即摆脱了外界的干扰,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这里的“谅匪造化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回归自然的行为的认同,认为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官员归隐田园的生活,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整体上,诗风朴实无华,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