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注释】 1. 乍薰香:刚打开的熏笼,散发出香气。 2. 还:同“环”,环绕。 3. 镜:照镜。 4. 相思、好梦:指男女间的思念和相会。 5. 恹恹(yān yān):形容病弱的样子。 6. 绿缘阶:青绿色的栏杆。 7. 红满径:红色的小路。 8. 飘零:离散、失落。 9. 天涯烟路:指遥远的路程上。 10. 芳草、离人恨:分别的人和故乡的花草。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闺怨词
《苏幕遮 · 读倦,夜分婢进新茗》是宋代词人晁补之的作品。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幽美的饮茶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全词共五十六字,分为三阕。 第一阕:漏声残,蕉雨碎。半榻灯荧,不照江郎睡。两两双鬟偏解意。泉响松风,剪烛添沉水。 第二阕:展磁瓯,斟玉醑。恐怕来朝,晓梦莺催起。脉脉此情谁得似。情胜初尝,好试春滋味。 第三阕:绿阴青子满江南。红日当头照画檐。几枝红艳露凝香。翠叶浓时
诗句原文: 燕笼涎,萦鸭篆,小袖微笼,心字春衫暖。还恐骤烟吹隔苑,微湿蓉丸,许久烧才半。为儿郎,述别院,索得宫香,纤手拈来颤。一点心肠终是软。拜月还求,薄幸心儿转。 注释解析: - 燕笼涎,萦鸭篆:描述燕子的筑巢和鸭子的篆刻,象征着春天的景象与生机。 - 小袖微笼,心字春衫暖:描绘穿着轻薄衣物感受到春天温暖的心情。 - 还恐骤烟吹隔苑:担心突如其来的烟雾会阻隔视线。 - 微湿蓉丸,许久烧才半
苏幕遮·灯下听剪刀声 紫纹绫,红锦缎。裁剪时灯前,金钏响叮当。担心鸳鸯翻起面,用钿尺轻轻移,商量停当处。 晃悠悠,人未眠。折叠成叠股,用刀裁断明。万千愁肠似细线,剪不断又连上,请萧娘帮忙剪。 注释: 1. 紫纹绫,红锦缎:指的是用来制作服装的布料,紫色和红色是中国传统的色彩,常用来表示尊贵或吉祥。 2. 裁剪时:指做衣服的时候。 3. 灯前:在灯光下。 4. 金钏响叮当
【注释】 苏幕遮·屏边听浴声:屏,屏风;苏幕遮,词牌名。浴声:洗澡时发出的水声。 兔华轻(兔华):《楚辞·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高诱注:“桂树皮白而华,故曰‘兔华’也。”这里指桂花。 萤照冷:萤火虫的光在月光下显得微弱,所以感到寒冷。 瞰浴潜来(瞰):从上往下看,看到有人正在洗澡,好像从水中潜上来一样。 湘帘:用竹条编织而成的帘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裙幅。
《苏幕遮·房中听唤婢声》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闺情的慢词,上片写女主人公在绮窗下听婢子呼唤的情景;下片写女主人公独自品茗浇花,寂寞无聊,无人作伴,只好独坐空床。全词语言通俗,感情真挚,细腻地刻画了一位深锁闺门、孤苦伶仃的思妇形象。 诗句释义: 1. 绮窗明,金屋暖。香篆浮帘,脉脉垂银蒜。 - "绮窗"指的是精美的窗户,通常指女子的卧室。"明"表示光线透过窗户明亮可见
【注释】 穗煤昏:形容梦中的黑暗。莲漏杳:指梦中的时间已过很久,好像时间停滞了一样。重帏:指重重帘幕,用以隔绝外界的声音,使梦境更加宁静。蓬莱岛:古代传说中的仙山。魂梦知他何处绕:梦中魂灵四处飘荡。欲醒:想从梦中醒来。频呼:多次呼唤。话觉:告诉别人你醒了。糊涂好:意思是说醒来后感到迷迷糊糊的很舒服。养娘痴:养娘是旧时对年幼女子的称呼。香婢小:香婢是旧时对年幼女子的称呼。憨睡瞢腾:形容睡得很沉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首先要在读懂原诗意蕴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将诗句中的关键信息(关键字)提取出来作答即可。 本题的“译文”是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意思正确,语句通顺就可以,如:枕着珊瑚,卧在玳瑁上。初收的蛤蜊放在帐底,难以照见自己。忘了流苏可以转动。轻揭罗衣,触动银钩。 【答案】 译文:枕着珊瑚,卧在玳瑁上。初收的蛤蜊放在帐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作的理解、鉴赏能力。 上阕,写凤箫声停鸾幕启,十二楼高,春风绮丽。“今夜玉人慵不倚”,写玉人在楼上懒洋洋地倚在栏杆上;“骰子逡巡,掷向纤纤指”,写赌局中骰子被掷到纤纤女子手中;“似无愁,如有思”,“漫想闲猜”两句,写女子玩赌时的神情,看似无忧无虑实则心思细腻;“转忆前宵楸局里”,写女子想起以前赌局中的事情:两人下棋观棋,观点牙筹,赌喝双双雉。这几句描写了一幅女子赌博的图景。
苏幕遮·回廊听鞋底声 【注释】 - 月初沉,星欲滴。一带回廊,曲曲犹能觅(月亮已沉没,星星闪烁着) - 这是第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月亮、星星的美丽景色。 - 暗数栏杆应六七。听遍行踪,不是伊家屧(在回廊里,仔细数着栏杆,听到了脚步声,但不是她家的鞋子) - 这是第二句,描述了主人公在回廊里仔细寻找声音来源的情景。 - 步偏那,行转怯(脚步偏离原来的方向,行走时感到害怕) - 这是第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