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声残,蕉雨碎。半榻灯荧,不照江郎睡。两两双鬟偏解意。泉响松风,剪烛添沉水。
展磁瓯,斟玉醑。恐怕来朝,晓梦莺催起。脉脉此情谁得似。情胜初尝,好试春滋味。
《苏幕遮 · 读倦,夜分婢进新茗》是宋代词人晁补之的作品。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幽美的饮茶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全词共五十六字,分为三阕。
第一阕:漏声残,蕉雨碎。半榻灯荧,不照江郎睡。两两双鬟偏解意。泉响松风,剪烛添沉水。
第二阕:展磁瓯,斟玉醑。恐怕来朝,晓梦莺催起。脉脉此情谁得似。情胜初尝,好试春滋味。
第三阕:绿阴青子满江南。红日当头照画檐。几枝红艳露凝香。翠叶浓时,更著轻黄点。
赏析:晁补之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这首词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词的开篇“漏声残,蕉雨碎”便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氛围。这里的“漏声”、“蕉雨”都是自然界的声音,它们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接着,“半榻灯荧,不照江郎睡”一句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静谧的夜晚,主人公在半榻上阅读书籍,灯光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接着“两两双鬟偏解意”一句,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两个女子正在轻轻地解开头发上的簪子,她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温柔和关切。这种描写既体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又增添了词的浪漫气息。
“泉响松风”一句,则以自然之声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接着“剪烛添沉水”一句,则将主人公的注意力引向了酒杯,暗示了他即将品尝到的美酒的味道。
“恐来朝,晓梦莺催起”一句,则将主人公的梦境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同时,“脉脉”一词的使用,也使得整个句子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第二阕中,词的开头“展磁瓯,斟玉醑”则描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饮茶画面:主人用磁器盛装美酒,斟满酒杯,准备品尝。这里的“磁瓯”是古代的一种陶瓷器皿,而“玉醑”则是美酒的美称。这种描述既体现了主人公对美酒的追求,又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和豪放。
紧接着“恐怕来朝,晓梦莺催起”,则表达了主人公对即将到来的早晨的期待和憧憬。这里的“晓梦”是指清晨的梦境,而“莺催起”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这种描写既体现了词人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在第三阕中,词的开头“绿阴青子满江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江南景色,绿树成荫,果实累累。这里的“江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个地名,代表着富饶和美丽。而“红日当头照画檐”则将读者引入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景中:阳光明媚,照耀着屋檐上的画作。这种描写既体现了词人的审美情趣,又增加了整首词的画面感和动感。
“几枝红艳露凝香”一句,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花朵和露水,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花鸟画。这里的“红艳”和“露凝香”都形容了花朵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状态。
最后“翠叶浓时,更著轻黄点”,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翠绿叶子的浓密和黄色小点的点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和谐的色彩搭配。这种描写既体现了词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又增加了整首词的艺术魅力和视觉冲击力。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面感的词作。它以自然之声和人物情感为线索,通过对各种元素的精心组合和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风光和主人的生活状态。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