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好,潋滟画栏明。
曲折湘文摇簟縠,玲珑梵字漾帘旌。
高下渌波平。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百尺琼枝”、“忆江南”,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其前后片各四句五仄韵,两结句各三句五平韵。此词是词人于汴京所作。红桥:即宋徽宗时建造的虹桥,在汴京汴河上。潋滟:水波闪动的样子。湘文:湘妃泪滴成斑竹,因而得名;此处代指虹桥。簟(diàn)縠(hú):竹席。梵字:佛教用语,泛指佛经中的字句。这里指佛像上的浮雕文字。高下渌(lù)波:水面高低不平。渌:清澈的水流。
【赏析】
这首词写汴京虹桥之美。首两句写虹桥之胜,写得十分传神。第三四句写虹桥之景,也写得十分生动。最后二句以景结情,将全词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汴京美景的赞美之情。
这首词的上片先写虹桥的美。“虹桥好”起笔不凡,一个“好”字便把虹桥之美尽数写出,令人拍案叫绝。“潋滟画栏明”句,进一步渲染虹桥之美。“潋滟”形容水光浮动、闪烁摇曳的样子,“画栏”指有彩绘装饰的栏杆,“潋滟”与“画栏”相映,更显出虹桥之美。“曲折湘文摇簟縠,玲珑梵字漾帘旌。”这两句又从不同的角度来写虹桥之美。“湘文”句写虹桥的曲折美,“簟縠”是竹席上的纹路,“晃晃荡荡”。“玲珑”句写虹桥上的佛像浮雕的玲珑美,“梵字”是佛像上的文字,“闪闪发光,如在眼前晃动”。这两句话,既写景,又写情,情与景交融在一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虹桥之中,感受那美好的景色与氛围。
下片由景及情。“高下渌波平”一句承上启下。虹桥之上,碧水如镜,水天一色,使人感到一种宁静、安详、闲适之感。“高下”句,写水面的高低不平,但这种不平,反而使人们觉得更加美丽。“鹭飞”二句写游人的活动。“鹭鸶飞来飞去,鱼儿欢蹦乱跳”,这是一幅多么热闹的画面,而作者却只写了这一情景,其余景物一笔带过,足见其用心之良苦。“高下”句和“鹭鸶”二句,既表现了虹桥之美,又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首词语言优美、细腻、清新、自然。它成功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使得全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它还巧妙地结合了实景与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