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
长安秋草篇(小引) 王留笔下春光与秋意交织诗篇 1. 行云朝将化之忧虑 - 担忧行云终将消散,化作尘土 - 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2. 多露夜欲沾之愁绪 - 露水滴滴,夜晚难耐孤寂与凄凉 - 暗示季节交替带来的哀愁 3. 春将尽封姨恶之描写 - 描述春天将尽时万物凋零景象 - 用“封姨”指代春去夏初时节 4. 草头红日浑如错之比喻 - 用草头之红日比喻短暂美好 - 表达时光易逝、美不常存之感 5
长安秋草篇 远目何堪立高垄,但有枯荄目前壅。 青处难寻学士湖,白边错认明妃冢。 此时豪华游猎客,蹂躏何曾少怜惜。 犬鹰空说有精神,狐兔自然无窟宅。 莫怪山童不管取,天心摧折人无主。 鸟从雪下啄还悲,犊过霜前啮尤苦。 北风射人寒益峭,漫向空原恋残照。 斧斤但许给山樵,烟火只堪供野烧。 独有天涯作羁旅,几回欲削还延伫。 忍教落叶无栖泊,任取飞蓬多伴侣。 也知人世自无情,此草虽枯旋复荣。
淮北道中 沙滩高下浴凫鹥,新出菰蒲绿未齐。 移橘过淮应化枳,种杨当路半生稊。 船头鼓角频逢驿,河上金钱浪筑堤。 醉后无端千里梦,直随明月到深闺。 【注释】 (1)淮:指长江下游一带,这里泛指江淮之间。 (2)沙滩:指淮河以北的河岸沙地,这里比喻仕途。 (3)凫鹥(fú yī):水鸟名,这里借指仕人。 (4)菰(guō)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可食。 (5)“新”一作“初”。 (6)“移”一作“种”。
长安秋草篇 春光一夜到皇都,细草茸茸茁九衢。 绿作酒茵花底布,青为舞席树边铺。 才发园林又篱落,已遍郊墟及城郭。 微寒微暖日融融,不雨不晴烟漠漠。 别有轻风拂面来,似教着意一时栽。 初生墙角那输柳,渐长阶前不辨苔。 初生渐长春无赖,颜色虽同异根蒂。 已效虞兮号美人,还随郑氏名书带。 从他曲径与平堤,百里春城一望齐。 衬将乳燕呢喃舌,染向名驹蹀躞蹄。 长长短短纷如许,何处冶游无笑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和手法的题目,注意要仔细研读全诗,逐句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1) “篱壁皆香气,寒梅深复深。”这两句描写了梅花盛开的美景,“篱壁”是说梅花开在墙边,“香气”说明梅香扑鼻,“寒梅深复深”写出了梅树生长环境恶劣,却依然绽放着美丽的姿态
【注释】 初冬:指初冬时节。客怀:作者在外地时的怀念之情。 傍(bàng)涧诛茅:在山涧旁的空地上砍伐茅草。十亩宫:即“十亩宫田”,指田地面积。主人闲,意谓主人闲暇时也到山中来。 分畦绿:指将药苗按行分开,每畦都种了药苗。枫叶酣霜合坞红:指枫树林里,叶子被霜打过后,显得特别艳丽。 樵歌寒趁月:指樵夫们趁着月光唱歌的声音。 六时僧磬响因风:指僧人敲钟的声音随风传来。 都门望
春光一夜到皇都,细草茸茸茁九衢。 绿作酒茵花底布,青为舞席树边铺。 才发园林又篱落,已遍郊墟及城郭。 微寒微暖日融融,不雨不晴烟漠漠。 别有轻风拂面来,似教着意一时栽。 初生墙角那输柳,渐长阶前不辨苔。 初生渐长春无赖,颜色虽同异根蒂。 已效虞兮号美人,还随郑氏名书带。 从他曲径与平堤,百里春城一望齐。 衬将乳燕呢喃舌,染向名驹蹀躞蹄。 长长短短纷如许,何处冶游无笑语。 醉时枕藉任王孙
傍涧诛茅十亩宫,主人闲即往山中。 药苗饱雨分畦绿,枫叶酣霜合坞红。 半夜樵歌寒趁月,六时僧磬响因风。 如今徒倚都门望,冻草僵沙是处同
沙滩高下浴凫鹥,新出菰蒲绿未齐。 移橘过淮应化枳,种杨当路半生稊。 船头鼓角频逢驿,河上金钱浪筑堤。 醉后无端千里梦,直随明月到深闺
篱壁皆香气,寒梅深复深。 预愁花落后,门径亦难寻。 春雨又将至,暮山俱已阴。 别时闻谷响,应和主人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