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元玉
潮州寄致仕雷大尹 两年分手各西东,咫尺天涯万里同。 在这两年的别离后,我们各自走向了东西两端。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心中所想却如同在千里之外相望。 有酒也孤秋月白,无诗空对夜灯红。 即使手中握着美酒,也只能孤芳自赏,望着皎洁的月光;没有诗歌陪伴,对着摇曳的灯火,只能默默无语。 簿书俗吏尘埃里,恬退高人畎亩中。 在世俗的官场中忙碌着,如同被尘埃覆盖;而在田园间淡泊明志,追求高远的理想。
诗句赏析 《偕献吉自京回通马上联句》诗意解读与欣赏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原诗:霭霭林光雨霁初,乾坤着眼一尘无。归云渡水春涵影,醉面便风晓出都。乳燕教雏娇欲堕,远山当马翠如扶。十年来去通州路,惭愧山间破衲徒。 - 译文:清晨的林子被细雨洗得更加明亮,天地之间一片宁静,没有任何杂质。归云飘过水面,春意盎然的影子映在水中。醉后的脸上感受到微风拂过,早上走出京城的道路。小燕子在教雏鸟,它们娇弱欲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全诗共四句。 逐句释义与译文: 1. “题双忠祠” - 这一句直接点明了题目,即在祠堂前作诗纪念两位忠诚的将领或英雄。 2. “张许祠堂何处是” - 询问张许(张巡和许远)的祠堂在哪里。这里可能是指代两位忠烈的祠堂。 3. “大忠西畔郭门东” - 描述这两位忠臣的位置,西边是张巡的故居,东边是许远的故居,两者都靠近城门。 4. “自从孤垒支强虏,谁不低头拜下风”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及情感主旨。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内容。本诗首联“高馆深杯赋别诗,小窗微雨夜灯时”,写送客之时的环境与氛围。第二联“对床骨肉应怜老,乔木家声更属谁”,写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和离别时的不舍之情。第三联“绿柳晓分燕赵路,碧梧秋待凤皇枝”,写朋友离别后各自的命运和前途。末联“乡书有雁还须寄,记取樽前两故知”
【注释】 (1)通州,今属北京市。汴梁,今河南开封。李献吉:名不详。官舍:官署的房屋。次:吟咏。鸠字韵:指《诗经·小雅·小宛》中的“鸠之既鸣兮”和《小雅·甫田》中的“我日既臧兮,既集吾亭”等诗篇的韵,即下平十二侵韵部。 (2)天涯何幸识荆州,高兴真同汗漫游。荆州:古郡名,在今湖北江陵一带。荆州为楚地,汉时以产美酒著称,李白曾赋诗:“天马来远裔,汉水落荆门。”汗漫游:意谓畅游。
【注释】: 1. 舟中寄李献吉:在船上给李献吉写信。献吉,名不详,字献吉,是诗人的朋友。 2. 美人:指李献吉。我爱:爱李献吉。我爱美人:指李献吉的美貌。 3. 爱我戆且直:我憨厚老实。 4. 我爱美人才出群:我的才华出众。 5. 团亭:指宴会场所。把手:交杯,指饮酒。议政事:商议国事。 6. 西斋:指书房。剪烛:点蜡烛,指读书。论诗文:评说诗文章辞。 7. 割鸡呼酒对山月:杀鸡取酒,与朋友共饮
【解析】 1.“通州”是今江苏南通县,属江苏省。此诗作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重阳节,当时作者任通州司马,时为节度使田令孜幕僚。何德彰是田令孜的亲信,曾任蜀州司户参军。这首诗就是写在送别何德彰回蜀州时有感而发之作。 2.“离觞”即酒器,泛指酒杯,这里指送别的酒。“掷下马头”,意为将酒杯摔在地上,表示不忍再饮。 3.“残醺”意为残留的酒意未消。“映老腮”指残余的酒气仍留在腮边。 4
【解析】 本诗为五七言律诗。首联,民曹水部两同心,指的是张籍与郑覃二人志同道合、心意相投。总是斯文异姓亲,意思是他们虽然不是同宗同族的人,但心有灵犀一点通,彼此是知己朋友;百岁几遭文字饮,意思是自己一生多次经历文字狱,被贬谪到边远荒凉的地方;一官深厌簿书尘,意思是担任官职后深深厌倦了繁琐的公文和官场上的勾心斗角。 颔联,风翻槐影帘纹碎,雨洗苔斑石缝新。这两句写景生动传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全诗共四句。第一句“诘朝载酒宝通寺”,意思是清晨时分带着美酒去宝通寺游玩;第二句“食盒春檠但小装”,意思是食物和酒器都准备得很简单;第三句“千里春风伤鬓雪”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同时也透露出岁月流逝、白发苍苍的感慨;第四句“十年尘梦愧松篁”,意思是过去的十年里,他一直在追寻名利,而如今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像松树一样坚韧,却无法抵御生活的艰辛。
这首诗的作者为宋代的陆游。 译文: 在天津的小船上,我随意地写下了这些诗句。东风轻轻地吹在我的脸上,让我想起了故乡的春意。奚奴(指随行的小吏)随手就能捕捉到这美好的景色,而我却不能。 江山如此美丽的风景,谁又能与我争得过?我独自忧愁,因为只有我能感知这深愁。 年纪大了,就不应该去追求世俗的生活,生病了就应该去找良医。 俸钱买到的是溪边的美酒,喝醉之后我就在篷窗下睡着了,也不知道时间。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