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何幸识荆州,高兴真同汗漫游。
满瓮松花春酿酒,一帘灯火夜登楼。
吟肩矻矻诗攻瘦,花影沈沈月上稠。
回首古今俱是梦,笑他机巧不如鸠。

【注释】

(1)通州,今属北京市。汴梁,今河南开封。李献吉:名不详。官舍:官署的房屋。次:吟咏。鸠字韵:指《诗经·小雅·小宛》中的“鸠之既鸣兮”和《小雅·甫田》中的“我日既臧兮,既集吾亭”等诗篇的韵,即下平十二侵韵部。

(2)天涯何幸识荆州,高兴真同汗漫游。荆州:古郡名,在今湖北江陵一带。荆州为楚地,汉时以产美酒著称,李白曾赋诗:“天马来远裔,汉水落荆门。”汗漫游:意谓畅游。

(3)满瓮松花春酿酒,一帘灯火夜登楼。松花:松脂,酿制松花酒的原料。春酿:春天酿成的酒。一帘:形容窗户上挂有窗帘。

(4)吟肩矻矻诗攻瘦,花影沈沈月上稠。吟肩:指吟诵时肩膀耸动的样子。矻矻:勤勉努力的样子。诗攻瘦:用功写诗,消瘦了身体。花影沈沈:形容夜色浓重。月上稠:月亮爬上云层。

(5)回首古今俱是梦,笑他机巧不如鸠。回首:回过头来看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机巧:机智巧妙。鸠:指乌鸦。比喻聪明人。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于公元759年(唐玄宗天宝八载)春,到京口(今江苏镇江)探望友人李献吉。当时诗人正在官署中住着,于是与友人相邀,在官舍中饮酒品茗,赏花吟诗,共度良宵。此作就是他们饮酒赏花时的即兴之作。

首联“天涯何幸识荆州,高兴真同汗漫游。”点明此次聚会的背景。“天涯何幸”,表明这次相聚非偶然;“荆州”,即荆州郡,在今湖北江陵一带。诗人与友人相识于遥远的天涯海角,真是难得的缘分。“高兴真同汗漫游”一句,写出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汗漫游”,指畅游之意。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仿佛回到了年轻时那自由无拘的时光。“汗漫游”也暗喻自己的才华横溢、意气风发。

颔联“满瓮松花春酿酒,一帘灯火夜登楼。”“满瓮”,指盛满酒的瓦瓮。“松花”,即松花酒,一种用松子酿成的美酒。诗人用“满瓮”来形象描绘酒的丰盛程度,同时暗示自己饮酒的豪情。“一帘灯火”,“一帘”,指窗户上的窗帘;“灯火”,指室内的灯光。诗人在月光下登楼欣赏美景,不禁感慨万分。“一帘灯火夜登楼”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夜景图,而且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灯”谐音“丁”,而“登楼”又让人联想到“高升”,寓意着朋友间情谊深长、相互扶持。

颈联“吟肩矻矻诗攻瘦,花影沈沈月上稠。”写诗人与友人一起吟诗作对,陶醉在诗歌的世界里。“吟肩矻矻”,指挥笔疾书的样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专注写作的状态;“诗攻瘦”,指诗人勤奋刻苦地钻研诗歌,以致身体消瘦。“花影沈沈月上稠”,写诗人观赏美景后,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仿佛回到了过去那无忧无虑的时光。这里的“沈沈”形容夜色浓重,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而“月上稠”则让人联想到古人常说的“明月千里恨,中秋一夜愁”。这两句诗既描绘了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之情。

尾联“回首古今俱是梦,笑他机巧不如鸠。”“回首”一词,既指回望过去的经历,又含有回顾整个人生的意味。诗人感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种种荣辱得失都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那些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却未必能够长久地立足。这里的“机巧”指的是权术和手腕,而“鸠”则是一种鸟,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善于投机取巧的人。诗人认为,与其运用机巧去谋取功名利禄,还不如像这种鸟儿一样自然自在地生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写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场景、吟诗作对的情景以及观赏美景时的美好回忆,展现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即追求真实、自然的生活,而不是追求虚荣和权谋。这首题画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品味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