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遂
诗句:雨后岚光湿不飞,山空春冷尚侵衣。 译文:雨后的山岚光影湿润而不飞扬,春天的山林中,寒气袭人,仍让人感到寒冷刺骨。 注释:本节诗中,“雨后岚光”指的是雨后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清新和神秘感;“湿不飞”形容云雾在阳光照射下变得透明而轻盈,无法轻易飘散。“山空春冷”描述的是春季山林中的空旷与寒冷,强调了春日里山林特有的冷清之美。“尚侵衣”描绘了这种寒冷天气对衣物的直接侵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此诗是一首描写江南渔村的七言绝句。首句“竹筏归从柳外汀,鸬鹚队队晚风腥”,写渔民驾竹筏回家的情景。第二句“渔师不避豆花雨”,写渔民们不怕暴雨,依然捕鱼的情景。第三句“翻脱蓑衣覆酒瓶”,写渔民在风雨交加中披雨淋湿,却仍把蓑衣脱下盖在酒瓶上。这几句都是实景,没有运用任何想象和夸张。 【答案】
【诗句释义】 南湖访叔度因值孟朴分人字:我来到南湖拜访了叔度,恰巧遇到孟朴把“分人字”给我看。 路旁苦李亦逢春,未与君言别后贫:路边的苦李也迎着春天开放,却没有告诉你分别之后生活贫困。 处士原能维世道,故交安可失斯人:你原来能够维护世间正道,老朋友怎能轻易地丧失呢? 云萍不易知何处,岁月空劳问水滨:云萍难以知晓它的去向,岁月又白白地让我在水边发愁。 相顾二毛休叹息,啸歌无恙惜年身
竹间独立时,凉风自相接。 注释:竹子之间独自站立,凉风从身边吹过。 回顾碧池中,蜻蜓点萍叶。 注释:回头看看池塘里,蜻蜓在荷叶上停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首先,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作品的相关内容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要注重体会诗中重要字词的表现力,这是赏析的关键;最后,要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这首诗的译文是:湖水宽阔如同镜子,船儿停泊在傍晚的水边。用刀切肉能把肉切成薄片,水怎么能只漂浮着瓜呢?烛光摇曳光芒昏暗,河面明亮影子细长。美丽的佳人双鬓美丽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病中对沈约的怀念之作。首联即景抒情,以“怪来微疾抱清秋”开篇,表达了自己身染疾病、心情郁闷的心情;颔联借“南湖十日舟”抒发了与友人相聚之欢,但因身体有病而未能如愿。颈联写自己枕边的黄叶,帐里的青山,抒发自己孤独寂寞之情;尾联则表达自己虽身在病中,仍不放弃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 【答案】 译文: 奇怪近来我身体不适,抱着清冷的秋意,十天没划南湖的船。
注释: 夜雨:夜晚的雨水 柴扃:指用柴草制成的门闩 佛火:佛家烧香时的灯火,这里借代佛家的灯火 沉沉:昏暗,深沉 四壁青:四周墙壁都显得青色 入梦不嫌依榻响:入梦后也不嫌床上被子抖动声 洗愁偏爱隔窗听:清洗心中的忧愁,更喜欢隔着窗户听听雨滴的声音 溪喧有獭过前渚:溪水中传来水獭经过的声音 水涨无鸥失旧汀:水流上涨时,水鸟失去了它们在河滩上的栖息地 侵晓试临台上望:清晨时分,试着登上高处远眺
【注释】 卧病:躺在床上。黄叶老人,指隐士。 闻声知我来:听到我的声音就知道是我来了。 足方双叠起:我脚刚一落地。 窗始一推开:才把窗户打开。 篱纵初高竹:篱笆刚刚放倒,竹子长出来了。 扉安旧积苔:门扇上的旧积尘被打扫干净了。 自嫌稀迹到:自己还嫌自己来得太晚了。 巾帻鸟难猜:头上的巾帽和鸟也分辨不出来是谁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同饶公访隐于“黄叶老人”处时所作。首联“卧病不离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标题是“江上怀沈明德”,要求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情感。然后逐句分析,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最后将诗句的意思概括出来。 本题中,“风雪联床夜”中的“风雪”指的是自然现象,而“联床夜”则是指二人一同在风雪中共度良宵,表达了作者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云山忆别时”中的“云山”指的是远山
【注释】 过张元韬:经过张元韬的家。 秋老一幽探:秋天已深,到他家去作客。 真率成心赏:性情直爽,待人以诚,所以能受到赏识和喜爱。 英雄见手谈:有志向的人可以和他进行切磋,讨论学问。 家贫馀紫芋:家中贫穷,只有紫菜可以吃。 树冷落黄柑:树上已经挂起了黄色的橘子。 别去如相念:你离开这里就像我想念你一样。 钟声在水南:指听到远处传来钟声,在南方的水边。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经过张元韬家时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