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
注释: 行,行走。红叶,红色的树叶。阶前,台阶上。响屧声,走路发出的声音。无人见,没有人看到。凉月,明亮的月光。照残更,照亮了未完的更衣。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物在深秋的夜晚行走于台阶之上的情景。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传达出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状态。 首句“行”字,直接点明了主题。第二句“红叶阶前响屧声”,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台阶上的红叶。红叶与屧声相结合
注释: 1. 十六字令:一种词牌名,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每句四字,共有六句。这里的“梦”是一个名词,指梦中的情景或梦境。 2. 春夜梦:描述了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所做的梦。 3. 香魂花影红:形容梦中的花非常美丽,香气扑鼻,影子也如红色般鲜艳。 4. 无人见:表示梦中的情景只有自己能够看到,没有其他人。 5. 啼笑月明中:形容梦中的景象既像是在哭泣,又像是在欢笑,而月光则明亮地照耀着一切。 赏析:
【注释】 听:指听风声。 窗外如何月有声:窗外的风声,像月亮的声音。如何,疑问词。 寒无寐,风雪正三更:天气寒冷,没有睡意,正是深夜三更时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听风声的诗。“十六字令”是词牌名,每句七字。此诗首句写诗人听到风声,次句写诗人因听风声而失眠,末句写天寒地冻,深夜三更。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深静穆
以下是对《十六字令闺夜》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秋月悄,玉筝和泪弹:秋天的月光悄然无声,她拿起玉筝,用泪水来弹奏。这里“秋月”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而“玉筝和泪弹”则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感。 2. 梧桐夜,花影上钗寒:在梧桐树的夜晚,花的影子映在钗上,让整个人都感到寒冷。这里的“梧桐夜”和“花影上钗寒”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结合上述分析
诗句:“落花影,风飐小桥西。 掠素袷,疑是染香泥。” 译文: 落花的影子,随风摇曳着穿过小桥的西方。 仿佛那素白的夹衣被染香了一般。 注释: - “小桥”:一座小巧而古朴的桥梁。 - “飐”:风吹物体使其快速移动。 - “素袷”:一种轻薄的衣服,这里指白色夹衣。 - “疑是”:似乎……一样。 - “染香泥”:形容衣服的颜色如同被香气染过,显得特别鲜亮。 赏析:
【注释】 长歌:即《将进酒》。驻,停留。短亭:《将进酒》一诗中有“青青杨柳色依依”等句,故称短亭。闲停拍:指在长亭里休息时,拍击着节拍歌唱。双泪落新声:指因离别而伤心落泪,泪滴落在歌声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饯别之景。“将进酒”,言将饮酒以壮行色,“长歌”二字,表明了饯别之时的情态。“驻”字,点明是在亭中停留,“短亭”即小亭子,为饯别之地。“闲停拍,双泪落新声。”两句是说
【注释】 ①十六字令:词牌名。 ②代人作:替别人所作。 ③须教:须要。 ④归家:回家,回到家乡。 ⑤郎马:指丈夫骑马。 ⑥定:一定。 【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词。上片写女子的期盼和想象,下片写她对丈夫归来的渴望之情。全词语言朴素,情感真挚
雪面女,耐冷卸罗衣。 盈盈出,争赛粉香肥。 此诗通过简洁的四句十六字,描绘了元夕夜晚一位美丽女子在月光下的动人场景。“雪面女”三字,形容女子肌肤如雪般白皙;“耐冷卸罗衣”则表达了她不畏寒冷的勇气。最后“盈盈出,争赛粉香肥”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在月下的美丽与魅力。整首诗语言简练,却生动传神,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夜晚
注释:落花的影子,轻轻映照在春天的江面上。虽然最终能相互靠近,但贴在水面上却不能成为一对。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时节落花与江水相依相伴的诗作。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落花和春江都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使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同时,通过“终相就”和“贴水不成双”的描写,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也展现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眠。月影穿窗白玉钱。 无人弄,移过枕函边。 注释: 1. 眠:睡觉的意思。 2. 月影穿窗白玉钱:月光透过窗户照在白色的窗纸(钱)上,形成一片斑驳的光影。 3. 无人弄:没有人玩弄、摆弄这些月影。 4. 移过枕函边:月影移动到了枕头的边缘。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画面。首句“眠”字,点明了诗人正在睡觉的状态;第二句“月影穿窗白玉钱”,形象地描绘了月光透过窗户照在白色的窗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