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太叔
杂谣三首其二 自然质朴,乡愁之情流露无遗 1. 不剪莱,路莫开。 2. 我剪莱,子行来。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不剪莱,路莫开 - 词语释义:这里用“不剪莱”和“路莫开”作为反问句形式,强调如果道路不被打开,那么将无法通行。 - 情感表达:表达了一种期望或愿望,即通过开放的道路,可以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 象征意义:可能象征着希望或期待,意味着只有通过努力或等待,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城上乌 - 关键词:城上乌 - 注释:在城墙上栖息的乌鸦。 - 赏析:通过“城上”和“乌”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城市景象,强调了乌鸦作为城市居民的身份特点。 2. 号相呼 - 关键词:号 - 注释:发出声音。 - 赏析:描述了乌鸦群中相互呼应的行为,增强了场景的氛围感。 3. 三更四更号不尽 - 关键词:三更四更 - 注释:深夜时分,用来形容时间之晚。 - 赏析
【注释】 南门:指古代南方的城门,这里借指国家。 虎:这里比喻暴虐的统治者,也暗示了国家的危机。 踞南门:据守南门,形容凶残残暴。 人:百姓。 苦:痛苦。 狼孙:指被掠走的子孙后代(狼子野心)。 鼠:这里指小动物,暗喻那些苟且偷生、贪图小利的人。 几许:多少,一点。 慎莫:千万不要,不要。 【解析】 此诗为一首民谣,反映了当时人民对暴君的憎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上留田行:这是诗歌的标题,可能是作者自题或后人所加。 2. 孤儿苦,有兄难与居:描述了孤儿的生活困苦和与兄长相处的不易。 3. 我欲往东方居东方,长人索人魂不可居:表达了对远方土地的向往,但又因为长人(可能是指强盗或恶势力)的存在而不敢轻易前往。 4. 我欲往南方居南方,巨虺啖人髓不可居:同样表达了对南方生活的美好向往,但由于巨虺的存在,使得南方也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 5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每个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硕德存蓬荜,宏才出海滨。 百尘俱断想,万卷独留神。 貌以烟霞得,肠因道术醇。 花呈江氏笔,雨垫郭生巾。 金箭东南美,文章左国伦。 临池珠错落,洒翰玉璘珣。 众象归驱逐,千秋纵屈伸。 丹山孤凤羽,巨壑老龙鳞。 倒屣中郎客,披袍学士身。 平生唯慕古,龆龀已惊人。 品藻俱英杰,从游必荐绅。 雄心推岱岳,侠气走燕秦。 木铎劳堪任,蒲轮事未循。
【注释】 同友人饮秦淮酒楼:在今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地区。秦淮,即秦淮河。 鲚鱼肥,指初春时节的鳜鱼。 杨花作絮飞:杨花如絮,随风飘飞。 渡头,渡口。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与友人在秦淮河边的酒楼上相聚畅饮,欣赏着美丽的景色。诗人抓住春天特有的自然景物来写,通过“水涨”“无个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
注释: 1. 斋前地:斋堂前的空地 2. 限于滋兰:局限在滋养兰花 3. 而竹不可无也借邻之有以对之:竹子不能没有,只好从邻近借一棵来相对应。 4. 尽教:全教,都教导 5. 除去庭前草:除去庭院里的草 6. 急取幽兰次第裁:急忙采摘兰花,按照顺序修剪 7. 地小不堪还种竹:空地太小,不适宜再种竹子 8. 数枝借过短墙来
注释:我一生苦苦追求高尚的节操,晚年却多遭艰难。就像野鹤孤飞也未曾感到闲适,死后更可怜地埋在荒凉的土地上,无人知晓那是首阳山。 赏析:诗人以“野鹤”“薶骨”自喻,表达了自己一生清高、洁身自好,但命运多舛、遭遇坎坷的人生经历。他死后,连首阳山都无人知晓,更加衬托出他的孤独和凄凉。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又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诗句 1. 林孝章贤豪人也倾盖定交赋此为别:林孝章是一位贤才豪人,我们彼此一见如故,决定结交。为了这次别离,我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感慨。 2. 邂逅相逢即故知:我们偶然相遇,就成为了老相识。 3. 见君肝胆识君迟:看到您如此真诚,我深感您的见识远超过一般的人。 4. 他时觅我家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想寻找您家的踪迹。 5. 绿树桥边露酒旗:在桥边的绿色树木下,可以看到挂着酒旗的小店。 译文
注释 幽燕:指唐时幽州、燕州一带。 金台:指唐朝的都城长安,这里借指京城长安。 西风:秋季的风。 黄沙:沙漠。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在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后,被迫逃亡,一路颠沛流离。这首诗是他在途中所做,诗中表达了他内心的悲凉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首联“往自幽燕道上来,逢人那敢说金台”,意思是说从北方幽燕一带来的途中,遇到的人都不敢说自己来自长安金台(指当时的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