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性
【注释】 ①客里:客居,旅居。②晡:傍晚。③有月令人孤:有月亮使人感到孤单寂寞。④渔火明还灭;渔船上的灯火时明时暗。⑤江烟近欲无:江面上的烟渐渐接近天边了。⑥隔林遥借问:隔着树林远远地问一声。⑦酒家炉:酒店里的炉子。⑧遥:远。⑨自晓:自己清楚。⑩有月令人孤:有月亮使人感到孤独。 【译文】 舟行夜深人已疲倦,风高天色已至黄昏, 愁绪满怀只知自己明了。有明月使人倍感孤单。 渔船上的灯火忽明忽暗
【注释】:过,拜访;藜,一种草。 译文:李生不在家已经很久了,在山城一隅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了。蜀道崎岖远,我到李生的府署中来拜访他,却意外地遇到了老朋友。枳棘丛生的官署,只能拘禁能吏;豺狼般凶暴的长官,只会残害腐儒。我们享安的生活,是耻辱的事情;大约只有艰难的时候,才能相互共患难。 赏析:此诗是作者被贬谪至浔阳后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首句“不见李生久”点出时间
【注释】 延庆: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怀来县境。诸僧:即僧人。卧起迟:指僧侣们生活懒散,起床晚,睡觉早。薪火:佛教语,比喻修行的佛灯,意谓修道者以燃灯为喻而修道。泪空垂:指僧人因修行艰辛而泪流满面。平生:一生的情意。感慨:对世事的感伤和叹息。尽:完。又在:又一次。燕山:山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夜雨:指雨夜。 译文: 延庆寺中和尚们起床睡觉总是很晚,几年来的薪火已经燃得只剩下几根残烛。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玄元庙里泪初收:在玄元庙中,眼泪已经擦去。这里的“玄元”指的是道教中的天地万物之始,即天元或元始天尊。 2. 回首江淮水乱流:回首望去,江淮地区的水势混乱无章。这里可能是指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患。 3. 结垒自能全大节:自己建立的防线足以保全气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坚守节操的决心。 4. 九重谁与赞奇谋:国家最高层谁能赞同这个奇特的计谋
竹茶炉 湘竹炉头细问禅,出山何事更何年。 渴心几度生尘梦,旧态常时守净娟。 刺史能留存物意,老僧还结煮茶缘。 题诗再读中书笔,千古清风一样传。 注释: 1. 湘竹炉头细问禅:湘竹制作的茶炉,用来烧水沏茶,询问禅宗的修行之道。 2. 出山何事更何年:已经离开官场(出山),但不知在何处度过岁月(更何年)。 3. 渴心几度生尘梦:心中渴望清净如尘埃般纯净,但多次陷入世俗纷扰之中,如同梦中被尘世所困。
不见李生久,山城此一隅。 崎岖蜀道远,邂逅故人孤。 枳棘拘能吏,豺狼剩腐儒。 享安吾辈耻,大约共艰虞。
延庆诸僧卧起迟,几年薪火泪空垂。 平生感慨何时尽,又在燕山夜雨时。
玄元庙里泪初收,回首江淮水乱流。 结垒自能全大节,九重谁与赞奇谋。 力扶社稷心长在,气塞乾坤恨未休。 今日祠前瞻拜处,凛然遗像肃清秋
明代诗人“成性”并非一位公认的著名诗人,而是以教谕身份出现在历史记载中的人物。以下是对成性的详细介绍: 1. 人物背景和身份:成性,字大章,号草亭,是明朝时期的一位人物,具体出生年代不详,但可以确定其生活于明代。在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他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教谕,这一官职主要负责教育工作。 2. 艺术成就与风格:在艺术领域,成性以其精湛的山水人物画闻名,被认为风度潇洒,笔法受到范宽
明代诗人“成性”并非一位公认的著名诗人,而是以教谕身份出现在历史记载中的人物。以下是对成性的详细介绍: 1. 人物背景和身份:成性,字大章,号草亭,是明朝时期的一位人物,具体出生年代不详,但可以确定其生活于明代。在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他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教谕,这一官职主要负责教育工作。 2. 艺术成就与风格:在艺术领域,成性以其精湛的山水人物画闻名,被认为风度潇洒,笔法受到范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