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元立
译文: 相思欲断肠,香魂渺相隔。 落月如有情,清光下瑶席。 郎唱采莲歌,妾鼓木兰楫。 同行不同归,西风乱霜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之作,通过模拟古代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相思之情。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首句:“相思欲断肠”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如同要切断自己的肠子一样。这里的“相思”指的是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 2. 次句:“香魂渺相隔”形容思念的人就像一缕香气
灵之祥 帝受命应天机,资坤元定二仪。 懿母后承令基,德婉婉容祁祁。 扶天纲植地维,翊圣躬式民彝。 阴阳和庶物熙,皇业昌万国愉。 轨周姒湛玄禧,伸西游骖云螭。 徽音垂百世师,臣稽首扬珉词。 诗句释义:皇帝受命于天命,顺应天意,奠定天地的秩序。懿母(即文王)继承先祖的基业,德行温和,容貌端庄。扶持天纲,树立地维,辅佐圣上,遵循民法。阴阳和谐,万物繁荣,国家昌盛,万国欢喜。效仿周公制礼作乐,崇尚玄德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燕台十月霜林晓,话到滇南入路岐。 - 注释:在十月的燕台上,霜降后的树林显得格外清晰,一提起要去遥远的云南丽江,道路就显得分外曲折。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送别时的环境和心情。霜林晓暗示了一个寒冷而美丽的清晨,同时也象征着旅途的艰难和未知。"话到滇南入路岐"则表达了对即将离开的战友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未来路途的种种不确定感。 2. 舟带西风帆势饱,衣沾落叶雁声迟。
注释: 1. 客至:客人来了。 2. 馔草亭:供客人吃饭的小亭子。馔,供应。草亭,简陋的小亭子。 3. 呼儿:叫儿子去。 4. 笋觅鱼腥:寻找鱼的腥味,比喻寻找美味佳肴。笋,指嫩竹子,可以食用。 5. 农家自笑无供给:农家人自己嘲笑自己没有好的菜肴和食物招待客人。 6. 止有南山万仞青:只有南山的青翠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一幅农家欢迎客人的热闹场景。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
岁暮述怀 为客经残腊,归家梦未成。 西风一夜雨,白发满头生。 世路空劳役,乡园久系情。 江梅多意态,相向竹篱横。 诗句注释: 1. 为客经残腊:意为作为客人在年末时度过。残腊即农历年末,这里指一年的结束。 2. 归家梦未成:意味着回家的梦还没有实现,可能因为旅途遥远或其他原因未能如愿。 3. 西风一夜雨:描绘了西风和连夜的雨水,可能是天气转冷或降雨的征兆。 4. 白发满头生
注释 -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 桂白河光净:形容月光明亮清澈如水般洁净无瑕。 - 琳宫景物新:形容宫殿内的景象焕然一新,宛如仙境。 - 尊前:指酒席前的酒杯或酒杯旁边。 - 笛里未归人:意指在笛声中未能归来的人,可能暗示诗人的某种思念或期待。 - 塞迥:边疆辽阔,远离尘嚣。 - 天籁:自然的声音,如山风、溪流等。 - 山高控月轮:形容山峰的高耸能够控制月亮的光芒。 -
【注释】 邸中:指京城。玄书:即玄笺,黑色书写的信。 惊风起:惊动了风声。 带月来:伴随着月光而来。 淮海:指淮河、大海。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今西安)所作,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无限怀念之情。 诗一开头写诗人听到北来的大雁鸣叫而引起归乡的思念,这大雁鸣叫的声音,使诗人想到了“惊风”和“带月”,从而又想到自己家乡的“边声”、“残角”;二首句紧接首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押韵严谨。 诗句释义: 1. 落日荒城外,栖乌匝树阴。 - 描述的是夕阳西下,落日映照着荒凉的城郊。乌鸦在树木间盘旋飞翔。 2. 江空浮月早,山暝薄岚深。 - 形容月亮高悬在江面上,天空渐渐变暗,薄雾笼罩着山峦。 3. 远火惊村吠,归舟咽橹音。 - 远处的灯火引起了村庄的狗吠声,回家的船只发出的桨声让人感到凄凉。 4. 乡心正愁绝,飘泊动孤吟。
帝受命应天机,资坤元定二仪。 懿母后承令基,德婉婉容祁祁。 扶天纲植地维,翊圣躬式民彝。 阴阳和庶物熙,皇业昌万国愉。 轨周姒湛玄禧,伸西游骖云螭。 徽音垂百世师,臣稽首扬珉词
燕台十月霜林晓,话到滇南入路岐。 舟带西风帆势饱,衣沾落叶雁声迟。 沙江流水斜侵郭,汉服居民半杂夷。 君去幕中勤佐理,从来徭俗更浇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