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十月霜林晓,话到滇南入路岐。
舟带西风帆势饱,衣沾落叶雁声迟。
沙江流水斜侵郭,汉服居民半杂夷。
君去幕中勤佐理,从来徭俗更浇漓。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燕台十月霜林晓,话到滇南入路岐。
- 注释:在十月的燕台上,霜降后的树林显得格外清晰,一提起要去遥远的云南丽江,道路就显得分外曲折。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送别时的环境和心情。霜林晓暗示了一个寒冷而美丽的清晨,同时也象征着旅途的艰难和未知。”话到滇南入路岐”则表达了对即将离开的战友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未来路途的种种不确定感。
- 舟带西风帆势饱,衣沾落叶雁声迟。
- 注释:乘坐的船随着西风行驶,帆鼓得满满当当;衣服上沾满了秋天的叶子,雁鸟的叫声也似乎因此而变得迟缓。
- 赏析: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生动地传达了旅途中的萧瑟和寂寥。西风的强劲和帆力的充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落叶的飘零和雁鸣的稀少都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沙江流水斜侵郭,汉服居民半杂夷。
- 注释:沙江的水流斜斜地冲刷着河岸,周围居住的汉服居民中有许多是少数民族。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边远地区的生活图景。沙江旁的居民生活虽然平静,但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的融合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服饰都带有多元的色彩。
- 君去幕中勤佐理,从来徭俗更浇漓。
- 注释:您将前往幕府勤于辅佐政务,然而自古以来的徭役习俗却更加恶劣。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治理和个人责任的思考。他认为,尽管有官员的努力,但传统的弊端仍然存在。这里的“徭俗更浇漓”反映了作者对于地方治理复杂性和挑战性的认识。
译文:
燕台上霜降晨露清,话语间遥思滇南路途迷离。
船行西风帆鼓满,衣衫沾叶雁声哀怨迟。
沙江畔水波斜流过城郭,汉民中多见异族衣裳随。
君往军府辅政勤勉力,历久不衰徭役法弊深埋。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