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实
四月初一到和州府家城驿 昨日尚馀春,兹晨夏火新。 麦风吟短帽,梅雨湿轻尘。 芳草迷洲屿,垂杨暗渡津。 途中惊岁月,王事未回轮。 译文: 四月初一抵达和州府家城驿, 昨日的春天还未完全消散,今日已是夏季。 麦田中吹来的清风,让人忍不住摘下帽子, 梅雨时节,细雨沾湿了轻纱般的尘土。 芳草萋萋,淹没了洲岛的小径, 杨柳依依,在渡口投下阴影。 旅途之中,不禁感叹时光荏苒, 但公务尚未结束,无法返回家园
分得九仙观送林信 丹丘琳馆倚崔嵬,灵境清都世外开。 三岛霞光凌日月,九霄云影接楼台。 道人玉骨壶中蜕,仙客瑶笙鹤上来。 君去登临多胜槩,秋风偏醉葛洪杯。 注释: 1. 丹丘琳馆:指神仙的居所或道观。 2. 灵境清都: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仙境。 3. 三岛:传说中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 4. 霞光:彩云的光辉。 5. 九天:指天空的最高处。 6. 道人:道士。壶中蜕:指道家修炼成仙后从壶中飞升
诗句解析: 1. 泗上高台旧汉封,昔人曾上此歌风。 - "泗上"指泗水之滨,古代帝王在此建有行宫。 - "高台"指的是泗上的高地建筑,是过去汉王朝的封赏之地。 - "昔人"指过去的诗人或官员。 - "此歌风"意指这里曾是吟唱风雅的地方,古人在此咏诗作赋。 2. 咸阳鹿去雄图尽,芒砀龙归帝业空。 - "咸阳"是秦朝的都城,此处可能代指昔日辉煌不再的秦地。 -
【注释】 二月:农历二月,即春分前后。山城:此指福建福州。桃花:福州的别称。杏花:福州的另一别称。朋游:交游,朋友。零落:离散。客况:旅居他乡的情况。闽海:福建省的别称。淮山:江苏省北部的山脉。独乘骢(cōng通):独自骑马。玉堂蓬阁:比喻朝廷或官府的楼阁,此处指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405年(弘治八年)春在福州时所作。诗中抒写了诗人在异乡孤独寂寞、思归不得的情怀。
【解析】 此诗是作者送道士归山时所作的赠别之作。“久辞尘迹几经年”,表达了自己长期远离俗世,归隐山林的愿望。“玉陛到来朝圣主,铜章归去领群仙”两句是说,他即将返回人间,到朝廷中去拜谒君王,并领取封赐的官印和符节;“素鸾声远云连佩,白鹤秋横月在船”,这是说,在返程途中,他听到远处传来了仙鹤的叫声,看到云朵连接着仙鹤,月亮挂在船上,仿佛在为他送行。诗人想象丰富,意境优美。“想到玄关多胜事
环翠楼 胜地留佳赏,楼台亦壮哉。 群峰连海岱,真境接蓬莱。 卷幔清辉入,凭栏爽气来。 虚明澄霁景,潇洒轶浮埃。 赋为登临作,怀因眺望开。 丹岩明向席,空翠落衔杯。 井干多陈迹,齐云半绿苔。 多君清致在,何日共徘徊。 【注释】: 1. 胜地留佳赏: 美丽的景色值得欣赏。 2. 楼台亦壮哉(liáo zái): 形容建筑宏伟壮观。 3. 群峰连海岱(dài),真境接蓬莱(péi lāi):群山连绵
【注释】 赋得龙江晚棹送陈廷嘉:题名。赋得,古体诗的一种体裁;龙江,泛指江南一带水域。 龙江东下正茫茫: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晚棹烟波万里长:晚棹,傍晚的船;烟波,水雾和浪花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一叶渐看飞极浦:极浦,即极远的岸边;一叶,指小船。 片帆遥见逐斜阳:片帆,一片小帆;斜阳,夕阳西下。 凫鸥起处潮头入:凫鸥,水鸟,泛指水禽;潮头,大潮涌起时露出水面的部分。 兰蕊香时水气凉:兰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掌握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并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主旨。此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芜城自古盛繁华”:芜城从古至今都是繁华的;“玉辇巡游炀帝家”“青山迢递长桑麻”:炀帝的车队在芜城巡行,远处的青山上是茂盛的桑麻;“古堤尚有亡隋柳”,虽然旧时的堤岸已经不在,但依然有杨柳依依;“后苑终无废汴花”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君不见秦淮瓜步通扬子,潮去潮来几今古。 —— 这里提到的“秦淮”和“瓜步”是古代扬州的两个重要地名,它们在地理上相连,通过潮汐的涨落形成了一种古今交融的景象。 - 注释: 秦淮指南京秦淮河,瓜步指扬州附近的瓜洲镇,两者都位于江边,因潮汐作用而连接。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两地之间水路的连通以及由此产生的时空流转感。 2. 薄暮西风海气寒,潮音半入淮边树。 ——
【解析】 “旅食京华又一年,怀君何处独凄然。故人零落知谁在,独客暌离祇自怜。”这两句是第一联;“残叶晚风惊远听,古梅寒月对愁眠。”这两句是第二联。 【答案】 译文:我客居京都已经又一年,怀念你的地方在何方,只有独自凄然。故人零落不知在何处?独客别离只是自己怜。残叶被晚风吹得发出声响,古梅在寒冷的月光下对着愁眠。旧时闲吟鹤岭的吟客,常常长忆风流剡曲船。注释:旅食:寄食于他乡。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