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风雨春寒起读迟,伤心门外落花飞。 - 释义:春天的风和雨让读书变得更加艰难,看着外面飘落的花瓣让人感到忧伤。 - 关键词:春风、雨夜、书页、凋零、悲伤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傍晚,诗人独自在风雨中苦读,外面的花瓣随风飘落,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诗人通过“春寒”、“伤心”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的孤独与无助。 2. 裁诗总拙犹排闷,识字徒多不救饥。 - 释义
【译文】 天台的灵气郁郁葱葱,有位留侯慕赤松。 环绕屋宅溪水声长流,对门山峰云气缭绕。 果林中秋熟猿猴将果实,药圃中春肥鹿生长茸。 幽静隐居莫辞路远走,穿山越岭已有竹枝筇。 【注释】 1. 寄题黄岩张氏隐居:这是一首赠诗,是诗人写给隐居在黄岩张氏的好友的。 2. 天台佳气:指天台山的好山水。 3. 留侯:指汉初张良,他曾被请出山辅佐汉朝,后因功高震主被刘邦所疑,被迫隐居。 4. 绕屋溪声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 1. 首句:“南山鹿”,指的是在南山上的一只鹿。 2. 第二句:“山头有草林有木”,说明这只鹿生活在山林中,有丰富的植被。 3. 第三句:“朝朝出游暮归宿”,描述了这只鹿的活动规律,即每天早晨外出,晚上返回。 4. 第四句:“文毛斓斑联锦钱”,形容这只鹿身上花纹斑斓,像金钱一样排列,增添了其美感。 5. 第五句:“歧角嶙峋拔青玉”,进一步描绘了鹿的外形特征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首联“雨后登楼寄舒仲权”交代了诗人在雨后登楼寄给舒仲权的缘由;颔联“孤村一曲绕春江”写出了诗人所见的景色;颈联“落日船归桃叶渡,晚风人唱竹枝腔”描绘了诗人在船中听到的景致;尾联“抱琴有忆能相过,犹及残红扑酒缸。”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雨后登楼寄舒仲权 独凭危楼雨后窗, 凭高望远,雨霁后,江天一色,绿水青山,分外明媚。②孤村一曲绕春江
注释: 1. 晚向天门立仗归,骄嘶谁与脱金鞿:晚上在天门(即天门山)站立,回宫的马匹显得骄傲,发出嘶鸣声,没有人能帮我解开缰绳。 2. 銮舆近日希巡幸:皇上的车驾最近很少去巡游,也就是很少外出。 3. 闲放春堤苜蓿肥:在春天的堤坝上,让苜蓿自由生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马儿归来的场景。诗中通过描绘马儿的骄傲、嘶鸣以及无人帮助解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不满。同时
诗句原文: 溪头春水碧粼粼,溪上春山绝点尘。 不信白云都占尽,也应茆屋有闲人。 注释解析: - 溪头春水碧粼粼:描述春天清澈的溪水波光粼粼的景象,形容水面因阳光照射而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 溪上春山绝点尘:描绘春天的山川景色,强调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仿佛连尘埃都被这美景吸引,无法沾上。 - 不信白云都占尽:诗人不相信所有的“白云”,即世间的浮华与名利,都能被一个人或一件事所独占
诗句:宣和殿下碧琅玕,月影风声岂耐寒。 译文:在宣和殿的深处,生长着一棵碧绿色的琅玕树,它的叶子随风摇曳,月光洒下的影子也显得如此寒冷。 注释:1. 宣和殿:位于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宫殿,是皇帝举行朝会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2. 碧琅玕:一种珍贵的树木,叶子翠绿如玉,常用来比喻贵重之物。 3. 月影风声:形容夜晚月光和风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4. 岂耐寒
长松风入漱云涛 注释:长松(指松树)的风声仿佛是水波激荡,冲刷着翻滚的云涛。 老鹤离巢刷羽毛 注释:一只年迈的老鹤离开了巢穴,在清理自己的羽毛。 夜半道人骑过海 注释:一个道士在深夜时分骑着马穿过大海。 一轮秋月碧天高 注释:明亮的月亮在秋天的天空中高悬,映照出一片清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画》,全诗如下: 青天际远水,落日明遥岑。 奋袖拂苍石,憩此长松阴。 凉飙洒露顶,正可弦吾琴。 古调讵自秘,坐惜寡知音。 美人隔秋水,望望烟波深。 何当一晤语,旷然谐素心。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青天际远水,落日明遥岑。 注释:青天在远方显得那么遥远,落日的光芒照在远处的山峰上。 赏析: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遥远的自然景色,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悠远
【注释】 世途:世间的道路。何险巇(xī):多么危险。畴能:谁。两心托:彼此互相信赖。 囚楚:被囚禁在楚国。竟怀沙:终于自杀,自沉于长江而死。投阁:向朝廷上书,请求放还。 所以:因此,由于。巢许:传说中隐居不仕的人。流:指隐士的退处。韬光:收敛锋芒,比喻隐藏自己的才能,不露锋芒。岩壑:山涧。 麋鹿为比邻:以麋鹿和人同居为比喻,意谓与世俗之人相处融洽。谈谑(xuè):闲谈玩笑。 富贵等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