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
译文: 江水浩渺,菰草绿得胜过蓝草;长江如一条洁白的绢带。我乘着兰舟,溯流而上,来到急流中,戏耍地捉到一只白鸥,但很快又让它消失在水中,再也找不见踪影。 注释: - 江行:即诗作《江行》的题名,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 - 茫茫:形容广阔无边。 - 菰(gu)草:一种水生植物,叶子扁平,可食。 - 蓝:指深蓝色,此处形容菰草的颜色。 - 渺渺:形容水面辽阔。 - 江:指长江。 - 白如练
【注释】 忆扬州:怀念扬州。 楼台灯火万家明,况复通宵歌管声。 二十四桥:在扬州市西北,为隋炀帝所建,因有“二十四桥月夜泛舟”之景而得名。 寂寞:冷落,冷清。 重城:指重阳(九月九日)的城门。 【赏析】 这首是一首怀乡思人之作。全诗语言质朴,风格平易,但含蓄深沉,余味悠长。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了一幅热闹繁华的夜景画面,抒发了对故乡扬州的无限眷恋之情和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之情。
【题解】 此诗为题咏天门山之作。 【注释】 崔嵬:高峻貌。 独有: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天门山,又名匡山,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中游北岸,西接巴陵,东望武昌。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在此劈山导江。天门山以雄奇险峻著称,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所向往游览之地。 首联“巨灵穿破碧崔嵬,中泻洪流去不回”是诗人对天门山的直接描绘。“巨灵”指传说中的大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传说中,大禹用神力凿开了天门山
注释:经过九曲池,炀帝的行宫俯视蜀冈;木兰亭榭已经荒凉。 可怜九曲池中的水,还带着哀伤的声音流向柳塘。 赏析:这首诗通过写九曲池的水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九曲池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情感,使人感到深深的怀旧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绩所作,全诗四句,语言质朴无华,意境优美清新。 绿草蒙茸遍四郊:绿草茂密地覆盖着四周的田野。蒙茸,草木茂盛的样子。 桃花飞尽柳阴交:落英缤纷,飘散一空。桃花已落,春意阑珊。交,交错。 行人正起伤春思:行走在道中的旅人,正在兴起伤春的愁绪。 厌听黄鹂啭树梢:讨厌听那黄鹂鸟在树上婉转啼鸣。 赏析: 首句“绿草蒙茸遍四郊”,以写景开篇,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图景。“绿草”点明时间
【解析】 此题为诗歌内容赏析,解答时需要对全诗的意境和主旨有准确的把握。本诗描绘了一幅山行图,表达了诗人游历名胜古迹、欣赏自然风光的喜悦之情。前两句写船从鸡笼山脚下出发,在云间行进;第三句写船驶入三叉河,弯弯曲曲地行驶;后两句写两岸山峰青翠欲滴,舟人遥指是含山。 【答案】 译文:船从鸡笼山脚下出发,在云间行进;船驶入三叉河,弯弯曲曲地行驶;两岸山峰青翠欲滴,舟人遥指是含山。 注释:鸡笼山、三叉河
【注释】 雍城:古县名,在今陕西凤翔东北。驿:古代供传递公文或行人投宿的处所。驿楼:指驿馆中的楼。驿,通“寓”。莎:一种草本植物,可作地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律《宿雍城驿》。此诗描绘了作者夜宿驿站时所见的江景和听到的歌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江风轻拂,江上无波,江亭月满,潮水涌起。颔联写诗人夜晚投宿驿站,隔着河岸,听到有人在楼上唱歌。颈联写诗人站在驿楼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明教松阴 - 明教:指佛教,特别是禅宗。 - 松阴:形容树木的阴影,常用于形容寺庙中的幽静或僧人的修行环境。 2. 荒台日暮乱飞鸦 - 荒台:荒凉的台榭。 - 日暮:太阳落山。 - 乱飞鸦:乌鸦在日暮时分乱飞,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的凄凉景象。 3. 教弩人亡事已赊 - 教弩人:古代掌管射箭的官员,这里可能是指负责维护寺庙安宁的官员。 - 亡:死去。 -
【注释】 𣲖河:即淝水。淝水,在今安徽省寿县西北。西晋太康二年(281),晋军大败前秦苻坚于此。诗人以“宿𣲖河驿”自喻,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形势的看法。蜀岭:指岷山。西来抱驿楼:指蜀山向西伸展,像怀抱驿站的高楼一样。𣲖河东去接淝流:即东去的淝水与西边的蜀山相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岳州别驾后途经合肥时写的。诗人以“宿𣲖河驿”为题,抒发自己对当时政治形势的看法。 首句写驿楼上眺望的景象
这首诗的译文是: 登上渭川山寺,招提俯崇巘,台阁林木翳。攀跻登上头,喜得纵遐睇。维时宿雨收,野色开新霁。崒嵂终南高,微渺河流细。涧猿号林隈,石溜泻岩际。花洞鹤随行,霜蹊马经踶。清洒涤心神,迥旷超尘世。门迓一缁叟,振锡被毡罽。自说元季人,于今百十岁。相与谈无生,了悟寂中意。何如君恩深,方兹民社寄。暂憩出禅关,歘惊渭泮济。行行幽抱繁,怅然赋新制。 注释解释: 登渭川山寺:登上渭水流域的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