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
蜀山雪霁 冻雀无声万籁鸣,六花飞屑遍山城。 日高风静寒光敛,留得琼峰映晓晴。 注释:蜀山:指四川的峨眉山;霁:雨雪停止天晴。 译文: 冻雀无声万籁鸣,六花飞屑遍山城。 太阳升起,微风吹拂,阳光照射下来,寒光逐渐收敛,留下了峨眉山的山峰在早晨晴朗的天空下熠熠生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五言绝句。前两句描绘了一幅雪后的峨眉山景,后两句则是对这景色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题舒城龙眠山:题,题词;舒城,地名;龙眠山,山名。马跑飞流泻碧岩:马跑,山势险峻;飞流,瀑布;泻,倾泻;碧岩,青绿色的岩石。李公:指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一自李公归去后:自从李白离开舒城之后。祇遗书舍护松杉:只剩下书籍的屋子保护着松柏和楠木。祗,只、仅;松杉,即“松”与“杉”,均为常绿乔木;书舍,指读书人居住的房子(也泛称官署);松杉,松树和杉树,这里代指山林树木;护,守护。
【注释】 淮浦:淮河之滨。春融:春日融和,温暖宜人。百花:泛指花草树木。如绣:像精美的刺绣那样绚丽多彩。草如烟:像烟雾那样缥缈迷离。阳和:阳光和煦。三月天:阳和三月,即春天的三个月。到处:处处。物华:万物的美景。堪玩赏:值得欣赏。长淮:淮河。更芳妍:更显得芳香艳丽。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早春景色的诗作。诗人抓住春天的特点,用比喻手法,把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繁花似锦描绘得淋漓尽致。全诗语言清新
舒城怀古 古舒子国(今安徽省庐江县舒城),汉颉羹侯筑堰储水灌田至今赖之。 荒城十里枕龙眠,汉业于今已弃捐。 惟有颉羹三堰在,舒民犹赖灌桑田。 注释: 舒城怀古:对舒城(今安徽省庐江县舒城)的怀念和感叹。舒城位于今天的中国安徽省庐江县,是古舒国的所在地。汉颉羹侯:指的是西汉时期的颉羹侯,他在这里筑堰储水灌田,为当地人民带来了灌溉水源。荒城十里枕龙眠:荒废的城池,距离十里远,位于山间
【注释】 层峦叠嶂:山峰重重叠叠,高入云霄。巘:山的高处。倚天开:形容群峰耸立。梅尉:指梅山,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南,有梅山寺。曾兹:曾经。小隐来:来此隐居。乘云去:驾着彩云升天而去。仙去:指成仙离开尘世。烟霞:云雾和彩霞,常用以比喻美好的景色。锁:把…关起来。读书台:相传是晋陶潜读书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舒城龙眠山的向往之情。前两句写山,后两句写人。首句写山之高峻、雄伟
【译文】 清晨,我匆匆地从胶州出发去沂州与叶方伯会合。一路上所见所闻,都变成了一首古诗。 清晨,轻风拂过,将天空的阴霾全部驱散,只见天际一片湛蓝,没有一丝云彩。 晨曦初现时,残月还挂在窗纱上,映照出窗外的景致。 田野里到处是鸡鸣声,隔林传来乌鸦的叫声。 我独自一人对着短火,听着悲凄的笳声。 征车已准备就绪,我们马上出发,玉勒金鞍,飞驰在胶河之上。 渐渐地,我们来到了琅琊山。 群山万重,蜿蜒曲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宿穆陵关》。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晓从大岘来,暮投穆陵宿:清晨从大岘出发,黄昏时到达穆陵关休息。 - 大岘:这里指代诗人出发的地方,可能是他旅途的起点或中途停留之地。 - 穆陵关: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境内,是唐代重要的关隘之一。 - 宿:住宿。 - 整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起止点,以及夜晚的到来。 - 赏析:诗人描述了自己早晨离开某个地方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望泰山 - 五岳宗泰岱,诚哉独峥嵘。 - 注释: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其中,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峥嵘”意为高耸入云,形容泰山之高峻。 - 译文:五岳中的泰山最为杰出,它的确巍峨壮丽,直插云霄。 2. 迢遥亘千里,磅礴分徐青。 - 迢遥亘千里,磅礴分徐青。 - 注释:迢遥表示遥远,绵延千里,形容泰山的气势如海。磅礴指壮阔无边,形容泰山的壮观景象。 -
【注释】 题:题诗。 六安:六安县,今属安徽省。 安成寺:在六安县城西,建于南朝宋时。 烟萝:烟雾缭绕的松林。萝,一种植物。 香泉:芳香的泉水。 漱玉琴:用美玉制成的琴,这里指山泉清澈见底,如同玉般晶莹。 空寂处:和尚修行的地方,这里指老僧居住的地方。 闲云:悠闲飘浮的云彩。 碧潭:深绿色的池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六安安成寺时的观感。前四句描写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注释:在东风吹拂的道上,杨柳枝儿摇曳。人们纷纷攀折枝条送别朋友。长枝折断后短枝依旧挺拔高长。明年春天,杨柳依然如烟垂翠。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杨柳与别离的诗歌。诗人以东风为媒介,描绘了杨柳随风摇曳的景象,同时通过攀折杨柳送别朋友的场景,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的“长枝折尽短枝长”和“明年仍旧含烟垂”两句,既展现了杨柳的自然生长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光流转、人事更替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