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灯火万家明,况复通宵歌管声。
二十四桥今寂莫,月光空自锁重城。
【注释】
忆扬州:怀念扬州。
楼台灯火万家明,况复通宵歌管声。
二十四桥:在扬州市西北,为隋炀帝所建,因有“二十四桥月夜泛舟”之景而得名。
寂寞:冷落,冷清。
重城:指重阳(九月九日)的城门。
【赏析】
这首是一首怀乡思人之作。全诗语言质朴,风格平易,但含蓄深沉,余味悠长。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了一幅热闹繁华的夜景画面,抒发了对故乡扬州的无限眷恋之情和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之情。
首句写扬州夜市的繁华景象。“楼台灯火万家”,突出了夜市的热闹场面;“况复通宵歌管声”,进一步渲染了节日气氛。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夜市的繁华热闹,而且表现出作者对这种热闹场面的喜爱之情。“万家”,即千万家,极言其多。“况复”二字,既承上文“楼台灯火”、“通宵歌管”而来,又启下文“今寂莫”,将“万家”与“寂寞”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感到一种强烈的反差,从而产生更深的审美效果。
第二句写扬州夜市的寂寥景象,这是由第一句的繁华热闹而引发的感慨。“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历来被人们传为佳话。然而,如今它却是空寂无人、冷冷清清的景象,月光也显得暗淡无光,只能锁住城门,无法透出光芒。“寂莫”即寂寞冷清的意思。“重城”是指重阳节那天的城门。这里用一“锁”字,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暗淡、城门沉重的情景。这两句既与前文的热闹场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又引出后文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是对全诗的总结与收束。“寂寞”二字,既是对“二十四桥”的概括,又是对全诗主题的点睛之笔。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虽然身在异乡,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而是时刻怀念着故园。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诗中回忆了与友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他对朋友深深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