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静漏声彻,天清晓色分。
草凋原上露,月没岭头云。
飘薄谁怜我,栖迟更忆君。
江南与江北,无字寄殷勤。

岐阳早行怀乡友

风静漏声彻,天清晓色分。

草凋原上露,月没岭头云。

飘薄谁怜我,栖迟更忆君。

江南与江北,无字寄殷勤。

注释:

  1. 岐阳早行怀乡友 - 在岐阳早晨出行时怀念友人邹玉瓒。
  2. 风静漏声彻 - 风静了,水滴落在壶中的声音清晰可闻。
  3. 天清晓色分 - 天色清澈,阳光明媚。
  4. 草凋原上露 - 草地上的露水已经干了。
  5. 月没岭头云 - 月亮落在山岭上,云雾缭绕。
  6. 飘薄谁怜我,栖迟更忆君 - 我漂泊不定,无人关心;我滞留不前,更想念你。
  7. 江南与江北,无字寄殷勤 - 我思念你,却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岐阳早行的思友之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邹玉瓒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风静漏声彻”描绘出早晨宁静的氛围,紧接着“天清晓色分”,展现了清晨的美丽景色。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欣赏自然之美上,而是笔锋一转,将视线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草凋原上露”,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而诗人却在这片变化无常的土地上寻找着一丝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对友人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月没岭头云”和“飘薄谁怜我,栖迟更忆君”,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零的落叶,渴望得到关爱,同时表达了对友人邹玉瓒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感叹自己的漂泊不定,无人关心,只能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而他更想念的,则是那个能够理解他的、能够陪伴他的友人邹玉瓒。

最后两句“江南与江北,无字寄殷勤”则进一步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通过对比南北两地,表达了自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他明白,无论距离多么遥远,都无法阻隔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因此,他只能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于诗歌之中,希望能够传递给远方的友人邹玉瓒。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真挚,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岐阳早行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的抒发,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