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黄云惨,荒营草木枯。
三边烽火接,万里客心孤。
战骑沙尘染,征袍雨雪濡。
曾闻范招讨,于此破强胡。
【解析】
“晚过安边营”是第一句,点出题意。第二句写营中荒凉景象;第三句写边关战情;第四句写战士的艰苦生活;第五句写诗人的感受和愿望,最后一句写范阳节度使招讨使破强胡的故事。译文:黄昏时候我经过安边的营垒。落日映着黄云令人感到惨凄,荒野上草木都已枯黄,三边烽火不断传来消息,我在万里之远的边关感到孤寂。战骑的蹄痕被沙尘染黑,征袍已被雨雪淋湿。曾听说范阳节度使招讨使在此大破强敌。赏析:此诗描写的是作者在边关时所见的凄凉景象及自己的感受。首联写傍晚到达安边营,看到一片荒凉的景象。颔联写战地烽烟不断,而自己却身处万里之外的边关,感到孤单寂寞。颈联写战马被沙尘所染,征衣被雨雪所淋湿,突出了战争的艰辛。尾联写诗人听到范阳节度使招讨使在此大破强敌的消息,感到振奋。此诗表现了边关将士的艰苦处境以及诗人对于他们的感情。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写景,后半部分主要抒情。
【答案】
示例:(1)“晚过安边营”是这首诗的题目,点出题意。“安边”即指安西军镇,唐初置安西北庭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克苏、巴里坤、吐鲁番等地。
(2)第二句写营中荒凉景象。“荒营”指的是军营已经残败凋敝,草木皆已枯萎,连一点生气也没有了。
(3)第三句写边关战情。“三边”即东、中、西部边疆地区,“烽火接”是指战事频繁,烽火连绵不绝。
(4)第四句写战士们的艰苦生活。“客心孤”意思是说身在异乡的游子心情孤独寂寞。
(5)第五句写诗人的感受和愿望。“战骑沙尘染”是说战马被沙尘污染,“征袍雨雪濡”是说身上的衣服被雨雪淋湿。
(6)第六句是诗人对前文的概括,也是诗人感情升华之处。“曾闻范招讨,于此破强胡”,说的是唐代名将张仁愿曾在这里大破吐蕃的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