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西河 · 金陵怀古》中的一句。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 歌舞地:指当年繁华的场所,如今已沦为歌舞之地。 - 秦淮旧曲曾记:指过去在秦淮河畔流行的歌曲和舞蹈。 - 烧残玉树阵云红:形容昔日秦淮河畔灯火辉煌、歌舞升平的景象。 - 春愁暗起:暗示着春天来临,人们开始为离别而忧愁。 - 一弯眉月柳边楼:形容月光如眉般弯曲,映照在柳树边的楼阁上。 - 凤箫声远天际:形容箫声悠扬
西河:西河县,在今河北省邢台市西南。曹纕蘅借槐庐图:曹植的《槐树诗》中有“登高能远望,待晓将复行,瞻彼树上禽,超然高举翔”之句,这里用曹植诗中“槐”字来指代曹植。 槐可借。三公旧秩休讶:可以借用槐树。三公,指东汉末曹操、袁绍、董承等三位大臣。 槐安大国好疏封,梦梁更写:像槐安国那样,国土辽阔而人口稀少,就像梦中一般。 赤烟郁律孑伤麟,删诗还正风雅:赤色的烟雾弥漫四野,孤独地哀伤着麒麟。删除诗歌
西河 · 闻党军克金陵,用美成韵 形胜地。龙蟠虎踞能记。南朝送却鸟声中,醉魂唤起。大江日夕撼城流,英雄淘尽无际。啸长剑,天外倚。历年旧史徒系。 译文 注释和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形胜地”,是说南京(金陵)这个地方地势险要,有形胜之利。次句“龙蟠虎踞”指南京地势像龙蛇盘踞一样,形势非常险固。第三句“南朝送却鸟声中,醉魂唤起”中的“南”字指的是宋末元初时期的历史,当时南宋灭亡,宋朝皇帝被俘
【注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下关、暝望:指南京下关,在城东长江边上。美成,即周邦彦。和韵:指周邦彦的词调。梦地:梦中的地方。山簪树发水如环:山峰似簪子,树木如树枝,江水像环带一样环绕。画楼对起:指画中的楼阁相对而立。夜镫碧浸小江天:夜晚,灯光映照在江面上。姮娥,即月宫里的嫦娥。迎笑眉际:在月宫里迎着笑颜。箫凤,形容歌声婉转如凤鸣。客怀:客居他乡的情怀。共此牵系:共同牵动思绪。莫愁堂
西河 · 南京访淮甫兄,信宿而去。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所作的《西河》。全诗如下: 名胜地,前游处处堪记。湖心唱彻采莲歌,暮云四起。 断墙崒兀古台城,青芜摇荡波际。画桥畔,重徙倚。绿杨宛转丝系。 情如浪迹忽归来,燕寻旧垒。谢家一梦绕池塘,东风还绉春水。 小楼背野面近市。想廛居、三载成里。华表莫题身世。倦沉吟、夜寂凭窗遥对。城郭微茫街镫里。 注释: - 名胜地:指的是风景名胜之地。 -
【注释】 神京路:指通往京城的道路。 沧波:水波。残画:残破的画卷。霸台:指秦始皇的望夷宫遗址,在今河南淮阳附近。“霸”字有“强权”、“霸权”的意思。 翁仲:即翁方,传说是秦始皇的守墓人。觚棱(gū lén):楼阁建筑的檐角上装饰着的方柱,因形似斗而得名。 天街坊里:指皇宫前的广场和街道。昭阳:指汉代宫殿名,在今陕西咸阳。玉颜:美女的面容。乱鸦:乌鸦。 凤城:指唐代长安城,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注释】 丙申:宋高宗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 叔峤:赵汝愚,字叔峤 髯翁:指赵汝愚的友人张俊。 钓台:即钓鱼台,位于西河城西北十里的西便门外。 望湖楼:位于今西河城东南,与钓鱼台相去不远。 清真韵:指北宋著名道士林灵素的道曲《清真调》。 宸游日下曾记:指宋徽宗在位时曾到过钓鱼台。 金茎碧瓦出云霄:形容钓鱼台建筑宏伟壮丽。 浮眉空翠无际:形容山色湖光美得令人心旷神怡。 古亭槛
【译文】 西河,是当年我流离之地,如今残灯下的影子仍历历在目。劫难之后,灰烬中仅剩咫尺之遥的栏杆,夜深人静,四起的笳声令人心惊。草堂之中,人去薜萝空余,西山之巅,笑檐之下窥探着人间的冷暖。旧庭前的古树,还有谁再倚着它呢?那无拘无束的虚舟泛于水面,如同没有系绊。 为你重新修缮这庭院,重来此地与君共饮,退隐后的废垒也变得暖意融融。玉京秋梦中醒来,闲逸的鸥鸟只依恋那烟水之间。散尽酒徒之后,醉后市场已空
西河·白门新感 歌舞地。龙蟠胜势谁记。倾城半面晚妆残,梦云倦起。八公草木未成兵,真人遥在天际。凝情处,瑟罢倚。曲终柱凤愁系。 注释:在歌舞的地方,龙蟠的地势,是谁记得的呢?倾城的半面妆容在晚妆之后消失了,梦云让人疲倦起来。八公的草木还未成为兵器,真人却已经远远在天际。凝情的地方,琴瑟停止弹奏时靠在栏杆上。曲子结束后,柱子上的凤凰让人感到忧愁而难以解脱。 赏析:此词以白门怀古为题
诗句解释: 1. "西河":指的是西边的河流,可能是诗人所在地区的一条河流。 2. 垂杨里:杨柳树丛中。 3. 兰舟当日曾系:曾经有一条装饰有兰花的船在这里停泊。 4. 千帆过尽,只伊人不随书至:无数的船只都已驶过,只有你的爱人没有随着书信一同到来。 5. 怪渠道着我侬心:奇怪地,你的心思都流入了我的心中。 6. 一般思妇游子:和我一样的思妇和游子。 7. 昨宵梦,分明记,几回飞渡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