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延照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提示找出关键的词句,并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首联“故山不可即,远望慰离群。”诗人遥望故乡山水,但已无可能回到那熟悉的故园中去,只能遥遥地眺望,用“慰”字来表达自己因不得归而感到的惆怅。诗人以“故山”、“可即”为关键词。 颔联“末路谁知己,临岐更送君。”尾联“好待东篱下,黄花醉夕曛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凭虚阁》。下面逐句解释: - 凭虚阁: - 凭,依靠、凭借。 - 虚,这里指空虚、空旷。 - 阁,楼阁、高楼。 - 全句意为“在高处的楼阁中凭栏远眺”。 - 注释:高耸入云的楼阁,俯瞰远方景象。 - 高阁崚嶒俯视遥: - 崚嶒,形容山石峻拔。 - 俯视,从高处向下看。 - 遥,遥远、无边无际。 - 全句意为“高耸入云的楼阁,俯瞰着遥远的天际线”。 - 注释
【注释】 耽:沉溺。 染翰:指写文章。 竹居:竹林中的房屋。 自是:自然是这样的。 云霄客:像天上的仙人一样的人。 萝薜:指蔓生在篱笆上的青苔和野草。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友人水竹居的赞美,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清新、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一句“读书耽僻处”,意为喜欢读书,喜欢在清幽偏僻的地方读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他认为
【注释】: 元夕观灯时积雪未消:元夕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欣赏灯光。 雪压山城半未消:雪还没有完全融化。 千家火树接青霄:每家的灯火像火树一样,直上云霄。 先春已夺花丛艳:春天还没过去,花儿已经凋谢了。 彻夜能添月色娇:彻夜的月光更加娇美。 绮陌宝鞍公子骑:华丽的大路上,公子骑着马车。 朱楼玉管丽人箫:红色的楼阁,玉制的笛子,美人吹奏箫声。 欢游欲尽吹残角:欢乐游玩到尽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一、匣中孤剑夜光寒,邂逅多君国士看。 - 诗句解释:在昏暗的夜晚,我手中握着一把孤独的宝剑,它发出寒光,让人不禁想起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 关键词注释:匣子、孤剑、夜光、邂逅、多君国士、看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手持着剑,感受着它的冰凉与坚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其意思,把握其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着注释作答。本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携手凌飞阁,相将意气同”写登山的兴致与豪情,表现了诗人与友伴们登高时的愉悦心情。第三四句写登上高处,放眼四望,只见山腰还残留着雪迹,柳枝上已含苞欲放新叶,春天的气息渐次浓厚。第五六句写身处高远,自然远离尘世喧嚣,心境也变得清静
【解析】 “谁道风尘地,幽居出世情”意思是谁还说这风尘之地,是隐居的心境呢。“煮泉春茗绿,移榻午云清”的意思是煮泉水泡春茶碧绿,移榻午云清朗。“满架书元晏,忘年友正平。”的意思是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元晏和正平是忘年交(意即年纪相差很大的朋友)。“来朝题汉柱,逸气彩毫生”的意思是明天早晨在汉宫石壁上题诗赋,飘逸的才气从毛笔里迸发出来(指作诗)。赏析:本诗首联写诗人自己身处繁华之地,却仍心系山水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郭外清川带绿杨,使君常此醉壶觞。” - 注释: “郭外”指的是城门外,“清川”指的是清澈的河流,“绿杨”即杨柳,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这句诗描绘了城外河流旁杨柳成荫的宁静美景。 - 赏析: 这几句诗营造了一个远离尘嚣、风景宜人的环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2. “云阶密护曾栽树,雨气偏深欲堕墙。” - 注释:
【注释】 1.思家:诗人因思念家人而作。 2.既苦长:即“苦长日”。苦,久;长,久也。指夏日漫长难熬。 3.夏夜何悠悠:夏天夜里很长很长。 4.岂伊时序乖:岂,哪;伊,他;时序,时节;乖,违背。难道是时节有变吗? 5.客子心多愁:客子,旅居异地之人;心多愁,心里有许多忧愁。 6.当窗明月光:当,对着;月,月亮;当窗,对着窗户;光,光亮。对着窗外的月光。 7.恍若曙影流:恍若,好像;曙
表兄杨子修宴集 蓟门寒色动愁人,樽酒殷勤慰我频。 堪叹异乡同作客,每于长夜倍思亲。 杨雄初荐时名重,苏季羞归蔽屩贫。 裘马幸看诸弟贵,不才无奈独沉沦。 译文: 蓟门的寒色让人感到忧愁,朋友的酒杯总是那么温暖,频频地劝慰着我。我感叹自己也是异乡之人,常常在漫长的夜晚加倍思念亲人。想起杨雄当年被举荐,名重一时,而苏季却因为贫穷而羞愧,不愿回家。看到我的兄弟个个都有好运气,而我却默默无闻,只能独自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