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耽僻处,不问世升沉。
染翰临池水,高风寄竹林。
槛浮清涨月,窗落晚秋阴。
自是云霄客,毋怀萝薜心。

【注释】

耽:沉溺。

染翰:指写文章。

竹居:竹林中的房屋。

自是:自然是这样的。

云霄客:像天上的仙人一样的人。

萝薜:指蔓生在篱笆上的青苔和野草。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友人水竹居的赞美,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清新、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一句“读书耽僻处”,意为喜欢读书,喜欢在清幽偏僻的地方读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读书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隐居则是一种更为高尚的生活方式。他希望人们能够远离喧嚣的世界,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

第二句“不问世升沉”,意为不关心世间的是非得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看淡了,只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不受外界干扰,只专注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第三句“染翰临池水”,意为拿起笔来在清澈的水池边写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他认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能够激发人的灵感和创造力,因此他在写文章时总是喜欢选择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

第四句“高风寄竹林”,意为把自己的志向寄托在高大挺拔的竹子之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坚韧不屈的精神的追求。他认为竹子的生长环境非常艰苦,但它依然能够屹立不倒,成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美的象征。因此,他希望自己也能够像竹子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能够坚持下去。

第五句“槛浮清涨月”,意为窗外的栏杆被上涨的湖水淹没。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他认为大自然的变化多端,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景象。因此,他总是喜欢去欣赏这些自然美景,从中获取灵感和力量。

第六句“窗落晚秋阴”,意为窗户被傍晚的阴云遮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秋天的感慨之情。他认为秋天是一个充满思念的季节,因为在这个时候人们常常会感到孤独和忧郁。因此,他总是喜欢在这个时候去欣赏秋天的美景,让自己的心情得到平静和放松。

最后一句“自是云霄客,毋怀萝薜心”,意为自己就像天上的仙人一样自由自在,不要有像藤蔓一样的心机和杂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认为只有真正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能够真正地自由自在,而不会被世俗的欲望所束缚。因此,他总是努力地去追求这种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