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玉漏迟 · 傅岩隐木如武林,纳浴堂徐氏女子于客楼。其归也,亦贮之所居楼上,而图西湖景于楼壁 - 玉漏迟: 一种计时工具,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漏刻器。 - 傅岩:地名,位于武林,可能是作者的居住地或者曾经去过的地方。 - 纳浴堂:一个洗浴的地方,可能是作者常去的一个场所。 - 徐氏女子:名字不详,是作者在浴堂中遇见的女子。 - 客楼:作者的住所之一。 - 归也
诗句解析 1 客窗空翠杪。 - 描述了窗外的景色,窗户外面是翠绿的高枝,暗示了环境的自然和清新。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 2. 前生饮惯,长生琼醥。 - 回忆起过去饮酒的习惯,并提到“长生”的酒。 - 赏析: 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及怀旧之情。 3. 回首红尘,换了□花幰草。 - 回首望去,周围的世界已经改变,与之前的景象大不相同。 - 赏析:
【解析】 本词写景抒情。上片写景,下片言情,全词以春景为媒介,抒发了对往昔爱情的追忆和怀念。 “玉漏迟”是唐教坊曲名,属大石调,《乐章集》入“歇指”,用笛奏;《尊前集》作“玉楼慢”。此调以七字句为主,故又可称为“七字令”。 上片起首两句,即景生情,由景入情。“浑不见”,意谓整个春天都不曾看见花开花落,“见”与“不”相映衬,写出作者因长期思念而变得痴痴呆呆,神思恍惚。“那堪”,“怎堪”,“哪堪”
玉漏迟 · 登无尽上人山楼 竹多尘自扫。幽通径曲,禅房深窈。空翠吹衣,坐对闲云舒啸。寒木犹悬故叶,又过了、一番残照。经院悄。诗梦正迷,独怜衰草。 幽趣尽属闲僧,浑未识人间,落花啼鸟。呼酒凭高,莫问四愁三笑。可惜秦山晋水,甚却向、此时登眺。清趣少。那更好游人老。 【注释】 1. 竹:此处用竹字代指竹子。 2. 尘:尘埃。 3. 幽通:幽静的小路。 4. 禅房:佛寺中修行者居住的地方
故都冬亦好。风光可是,人间曾有。问雪楼台,肉阵不教寒透。妙手搀春弄巧,唤得应、千花如绣。灯市酒。笙歌镇似,元宵时候。 注释:在故都冬天也美好,风光如此令人心醉。人们曾说,这世间的美好景色,只有在冬季才能展现出来。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了楼台之上,仿佛是一支肉做的阵仗,不让寒冷的气息穿透进去。有一位技艺高超的人,他巧妙地操纵着春天的天气,让花儿们像精美的绣品一样绽放。在这灯市和酒会中,笙歌阵阵
并湖游冶路,垂堤万柳,曲尘笼雾。草色将春,离思暗伤南浦。旧日愔愔坊陌,尚想得、画楼窗户。成远阻。凤笺空寄,燕梁何许。 凄凉瘦损文园,记翠管联吟,玉壶通语。事逐征鸿,几度悲欢休数。莺醉乱花深里,悄难替、愁人分诉。空院宇。东风晚来吹雨。 注释: 1. 并湖游冶路:在西湖的北边有一条叫做"游冶路"的地方,是文人墨客游玩的地方。 2. 垂堤万柳:指西湖边上的柳树垂挂下来。 3. 曲尘笼雾
玉漏迟·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 【注释】: 1. 锦鲸——指梦中的神仙。 2. 紫霞声杳(yǎo)——形容声音悠远,像紫色的云彩一样飘荡。 3. 金奁(lián)——古代一种盛酒食的器具。 4. 乌丝——黑色的丝线。这里指书写用的墨色。 5. 承平年少——在太平时代的年轻人。 6. 宫商(shāng)——古代五声音阶的名称,泛指音乐。 7. 吟啸(xiào)——吟诵时发出的声音。 8.
玉漏迟 杏香飘禁苑,须知自昔,皇都春早。燕子来时,绣陌渐熏芳草。 蕙圃夭桃过雨,弄碎影、红筛清沼。深院悄。绿杨巷陌,莺声争巧。 早是赋得多情,更遇酒临花,镇辜欢笑。数曲阑干,故国漫劳登眺。汉外微云尽处,乱峰锁、一竿斜照。归路杳。东风泪零多少。 诗句释义 1. “杏香飘禁苑”:描述的是春天里杏花的香气弥漫在皇宫的庭院之中。 2. “皇都春早”:指的是京城在春季到来得比其他城市都要早
《玉漏迟·夷则商》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作。上片以景起,写秋夜的景色和感受。下片写中秋之夜月圆、人圆、梦圆的美好情景,并暗寓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秦镜满。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雁边:天边。 风讯:风声。 飞琼:仙女名。杳:遥远。 碧云:蓝天白云。 阑干:栏杆。 定:一定,一定的意思。 藕丝:指莲藕的丝缕
《玉漏迟·送官东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送别词。该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语言质朴,风格豪放。 诗词原文:东南应眷倚。当年丽绝,今其馀几。云锦飘香,好在藕花十里。六月长安徂暑,只一雨、滂沱都洗。君好为。携将苏醒,三吴生齿。总道秦蜀讴吟,但消得雍容,笑谈而致。稍待秋风,也拟买舟东逝。收拾尘编蠹简,更饱看、江山奇伟。歌盛美。还送往趋天陛。 注释:东南应眷倚。当年丽绝,今其馀几。云锦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