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多尘自扫。幽通径曲,禅房深窈。空翠吹衣,坐对闲云舒啸。寒木犹悬故叶,又过了、一番残照。经院悄。诗梦正迷,独怜衰草。
幽趣尽属闲僧,浑未识人间,落花啼鸟。呼酒凭高,莫问四愁三笑。可惜秦山晋水,甚却向、此时登眺。清趣少。那更好游人老。
玉漏迟 · 登无尽上人山楼
竹多尘自扫。幽通径曲,禅房深窈。空翠吹衣,坐对闲云舒啸。寒木犹悬故叶,又过了、一番残照。经院悄。诗梦正迷,独怜衰草。
幽趣尽属闲僧,浑未识人间,落花啼鸟。呼酒凭高,莫问四愁三笑。可惜秦山晋水,甚却向、此时登眺。清趣少。那更好游人老。
【注释】
- 竹:此处用竹字代指竹子。
- 尘:尘埃。
- 幽通:幽静的小路。
- 禅房:佛寺中修行者居住的地方,又称禅室。
- 闲云:自在悠闲的云彩。
- 寒木:指冬天的树木,因寒冷而叶子凋零。
- 经院:指佛寺中的经堂。
- 四愁三笑:指四种忧愁和三种欢笑之事。
- 秦山晋水:指古代中国的秦地和山西地区。
- 清趣少:意指清雅的情趣较少。
- 那更好:指更应该如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楼景色及禅意的词作。诗人在山楼之上远望,只见竹林繁茂,环境清幽;小径弯曲,禅房深邃。他坐在禅房之中,面对空翠吹拂着他的衣裳,悠然自得地与闲云相舒啸。寒木上的旧叶已经脱落,而夕阳也即将过去。在这宁静的时刻,他的诗梦正迷离恍惚,独自喜爱着枯萎的衰草。
这位闲僧并未真正理解人间的繁华与喧嚣,只是陶醉于眼前的落花与啼鸟之中。他呼唤着美酒,倚靠在高楼之巅,并不去理会那些忧愁与欢乐之事。遗憾的是,这美好的景致与时光,如今只能从秦山晋水的古迹中遥寻。因此,诗人感叹清雅的情趣已逐渐减少,而那些喜欢出游的人也日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