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家池沼。寻芳处、从教飞燕频绕。一湾柳护水房春,看镜鸾窥晓。晕宿酒、双蛾淡扫。罗襦飘带腰围小。尽醉方归去,又暗约明朝斗草。
谁解先到。心绪乱若晴丝,那回游处,坠红争恋残照。近来心事渐无多,尚被莺声恼。便白发、如今纵少。情怀不似前时好。谩伫立、东风外,愁极还醒,背花一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手法的赏析。首先,把握全诗的内容是作答的关键;然后,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是答题的重点;最后,注意语言的表达技巧和使用的手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旧家池沼。寻芳处、从教飞燕频绕。”这两句词,写自己旧居中,池塘边,春色已浓,花已繁茂,飞燕也频频绕着池塘飞翔。“旧家”,即故园,指作者自己的家园。“寻芳处”,即赏花之处。“飞燕”句是说,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里,燕子也来这儿游玩了。
“一湾柳护水房春,看镜鸾窥晓。”这两句词,写春天的景色。“护”“窥”都是动词,“看”字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谓在春水映照的水房里,有一株柳树,像一位女子一样在守护着水房。“镜鸾”,即鸾镜,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子。
“晕宿酒,双蛾淡扫。罗襦飘带腰围小。”“晕宿酒”三句是说,我醉眼朦胧,看着一对蛾眉如新月般淡淡地描画着,穿着轻纱衣裳的女子腰身纤细,袅袅婷婷。“晕”即晕染,这里指酒气熏染。“宿酒”,即隔夜酒。“宿酒”二句是说,我喝得烂醉如泥,醉眼朦胧地看着一对蛾眉轻轻地描画着,穿着轻纱衣的女子腰身纤细,袅袅婷婷。“罗襦飘飘带儿细,腰肢瘦弱不胜衣”是说,她的衣服飘逸轻盈,衣带上的丝线细细的,她的腰身纤细,衣服穿在身上都显得有些松垮。
“尽醉方归去,又暗约明朝斗草。”这两句词,写诗人饮酒后回到家中,又偷偷与妻子约定明天一起去野外斗草。
“谁解先到。心绪乱若晴丝。”这一句词,是说,谁能先到家呢?我的心事乱得像晴空中的游丝一般。“谁解”是“谁能够”的意思,意思是说,谁能先到家呢?“晴丝”就是晴空中的游丝,形容心乱如麻。“那回游处,坠红争恋残照。”这两句词,是说,那时我们游玩的地方,花瓣纷纷落下,依恋着夕阳余晖不肯回去。
“近来心事渐无多,尚被莺声恼。”这两句词,是说,近来我的心事越来越少了,只是被黄莺的叫声所烦恼。“恼”是烦扰的意思。“便白发,如今纵少。”这两句词,是说,即便现在我已经满头白发,但心情仍然不如从前。“谩伫立东风外,愁极还醒,背花一笑。”这几句词,是说,我独自站在春风里久久站立不动,直到感到疲倦才回到屋里,对着花儿微微一笑。“谩伫立”是自言自语地说的意思,“东风”即春风。
【答案】
①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春天的游宴之中与妻子之间的一段情话。②“飞燕”、“镜鸾”等词,形象生动。③此词写春日出游的情景。④此词写春日出游归来时与妻子间的情话。⑤此词写春日出游归来时与妻子间的情话。⑥此词写春日出游归来时与妻子间的情话。⑦此词写春日出游归来时与妻子间的情话。⑧此词写春日出游归来时与妻子间的情话。⑨此词写春日出游归来时与妻子间的情话。⑩此词以“旧家池沼”开头,写出了作者的游宴之地。①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游宴情景的词,抒发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