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宿苏桥驿》。下面逐句解释: 1. “骢马行行岁事阑”: - “骢马”指的是一种青色的骏马,通常用于形容速度和力量。 - “行行”表示马儿行走的样子。 - “岁事阑”意味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岁月已经接近尾声。 译文: 青蓝色的骏马在道路上奔跑,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年又一年过去。 2. “驿楼遥指暮云间”: - “驿楼”指的是驿站上的建筑,供行人休息或停留。 -
【诗句释义】 1. 与竹为二陈(指陈师道和陈襄):二陈,即陈师道(字子昂)、陈襄(字子宣)。这是两位北宋诗人的合称。 2. 乃尊:你。 3. 先生高想(xīng yǎn)超尘俗(shāo chuán):先生志向高洁、不与世俗之人为伍。 4. 蒋径新开十亩园:蒋径,地名,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十亩园,是宋人陈襄所居之地。 5. 期与此君(指陈襄)同节操:期,希望;此君,指陈襄
诗句原文 两字功名举世驰,扁舟来往共怡怡。春风北去莺声早,秋日南归雁影迟。 译文注释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王宣差返乡的祝福和喜悦。首句“两字功名举世驰”意味着他的名声和成就广为人知,而“扁舟来往共怡怡”则描绘了他在家乡时和朋友一同享受宁静生活的场景。第二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色,莺鸟的啼叫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第三和第四句则是秋天的景象描述,大雁在秋天南归,暗示着他即将结束公务生涯返回家园
扁舟几度泛江皋,天纵清游属我曹。 别渚尚开霜后菊,钓矶闲走石边螯。 注释1:扁舟:指船。2:指“我”即诗人自己。3:指“曹”即“我”的同辈或朋友。4:别渚:在江边分界洲上。5:钓矶:指江边的钓鱼台。6:二毛:年老。7:武陵桃花源:传说中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德)渔人发现的一个世外桃源。8:为语:告诉你。9:前溪:指前面的江水。 译文: 多少次扁舟泛舟江皋,自然赋予我清幽的游览。 在江边分界的洲上
【诗句解释】: 1. 送饶平学谕谢原仁校文还任时余监试同事又连舟至苍梧故及之 - “饶平”是地名,指福建省饶平县。“学谕”是对地方学官的尊称。"校文"是指检查、评定文章或书籍的内容。 2. 漓江下游接梧州,两岸青山李郭舟。 - "漓江"是指漓水,发源于桂林。"梧州"是古代的一个城市名,今为广西省的一个市。 3. 木落风高鸥鸟唤,江空夜静月轮浮。 - "木落"指的是树叶凋零
诗句释义 1 夜泊砖河:描述一个夜晚,船只停靠在砖河岸边。 2. 剔尽寒灯意若何:形容夜晚的寂静与冷清,以及内心的孤寂和迷茫。 3. 半世功名惊老大:指一生追求的功名已至晚年仍难以成就,感到震惊。 4. 十年南北笑奔波:表示因政治或生活原因(可能指南北往返)而疲于奔命。 5. 心悬魏阙云霄远:心系朝廷,但身处远方,距离朝廷遥远,比喻政治抱负无法实现。 6. 梦入闽山道路多
旭日平堤雪半消,满前光景入诗瓢。 青松白塔前朝寺,绿柳红栏近郭桥。 玄武湖边寻伴侣,太平门外问渔樵。 公庭吏散闲披玩,不用登临兴已饶。 逐句释义: 1. 旭日平堤雪半消,满前光景入诗瓢。 - “旭日”:指早晨的太阳。 - “平堤”:指平静的堤坝。 - “雪半消”:指积雪已经融化了一半。 - “光景”:风景和景色。 - “诗瓢”:指诗人用来装水的葫芦。 2. 青松白塔前朝寺,绿柳红栏近郭桥。 -
复林翠庭韵 一从谢事笑疏慵,十载浮云忆旧踪。 老去耻为弹铗客,归来且学荷锄农。 江心夜冷隔年酒,月色春和何处峰。 梦入翠庭诗未就,东风吹断五更钟。 注释: 一从谢事:自从辞官归隐。 笑疏慵(xiū qióng):嘲笑自己过去的懒惰疏放。 十载浮云忆旧踪:十年来飘渺不定的生活,总是在回忆过去。 老去耻为弹铗客:年纪大了,觉得当了一辈子的士人,很羞耻。 弹铗客:比喻不得意的人。古代楚国的官员卿子夫
《登点翠亭》 砥柱中流亦怪哉,浪花飞雪翠成堆。 恍疑平地波涛起,静觉半空风雨来。 窗户动摇亭落影,栏干清润石生苔。 谪仙已去东坡远,此地何人共酒杯。 译文: 砥柱中流,浪花飘散如同飞雪覆盖,翠绿的树叶堆积如堆雪。恍惚间,仿佛看到平地上波涛汹涌;静下心来,却感受到四周半空中风雨大作。窗户因震动而颤动,亭子的影子随之摇曳,栏杆因湿润而显得更加清爽,石头上生长着绿色的苔藓。如今李白已经离开这里
【注释】晓风:清冷早晨的风。西楼:指设在城楼西面的高楼。新霜:刚凝结的霜。固:本已。名:名气,名声。累:烦恼,忧虑。偏:倒。亡羊叹:比喻迷失方向。且作山窗梦蝶游:暂且做山窗中的蝴蝶游戏。桐阳:古县名,在今安徽无为县东南,汉时属丹阳郡。 【赏析】此诗以病酒独坐,感叹人生,抒发诗人失意之愁。开头两句是说:清晨的晓风送来雨声,吹动着西楼的帘幕。忽然觉得头上有了一阵寒气,原来是新凝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