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谟
【注】宣威关:地名,在云南省。黄方伯:指黄体仁,曾任云南巡抚,故用其韵作诗。 贵岭猿声已熟闻,两藩南界此中分。 骊驹尚忆滇南路,旌旆遥瞻蓟北云。 岂有才华清徼服,更将衰朽负明君。 风檐次述非能事,浅薄真惭论蜀文。 注释: 贵岭:指云南高原。 “两藩南界此中分”:指云南是南方边疆的要地。 骊驹:古时驿站送别时所乘之马,此处借指送别的人。 旌旆:古代帝王出行所乘的旗帜。 “岂有才华清徼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绕檐晴鹊巳朝曦 - 关键词: 绕檐、晴鹊、朝曦 - 注释: 在屋檐下,清晨的阳光照进屋子,几只喜鹊围绕着屋檐飞舞。 - 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早晨景象,通过“晴鹊”这一自然元素,增添了诗境的生动性,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 2. 梦到无怀自起迟 - 关键词: 无怀、自起迟 - 注释: 梦境中梦见没有烦恼,醒来时发现自己起了床晚了。 - 赏析
无题用前韵 风回缑岭莺歌巧,雨断巫峰蝶梦迷。 箧里春衫香未试,袖中秋扇敝犹携。 尘根漫尔思骑鹤,忿蒂凭谁学佩犀。 独倚画栏摘新蕊,却怜珠露满朝畦。 注释: - 缑岭:指代山名,在河南洛阳市附近。 - 雨断巫峰:雨中断断了巫山的山峰。巫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 箧(qiè)里春衫:指的是收藏在箱子里的春天的衣服,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美好的愿望。 - 尘根:佛教用语
进贤道中 楼船十月下湖东,此日西还岁已穷。 山馆地寒霜在望,草桥冰滑雪初融。 无端世路经行遍,有约山灵梦寐通。 独喜驰驱身尚健,不妨题咏采民风。 注释: 1. 楼船:古代一种大型战船。 2. 下湖东:从湖的东面下来。 3. 此日西还:指今天是往西返回的日子。 4. 岁已穷:岁月已尽,年已至年末。 5. 山馆:山中的住所、别墅等。 6. 地寒霜:地面上覆盖了一层冷霜。 7. 草桥:用草编成的桥。
山塘道中用韵 碧树苍厓入径斜,隔溪烟火有人家。 山村日暝行犹远,花坞春深兴转加。 野叟引泉频灌药,园丁烧笋惯供茶。 驱驰不尽忧时恨,却笑年来两鬓华。 注释: 碧树苍崖:指山的景色。 入径斜:进入小道。 隔溪烟火:隔着溪水可以看到人家炊烟袅袅升起。 山村:村庄。 暝:天黑了。 坞:山谷。 兴:兴致。 野叟:乡村老者。 园丁:花园里的工人。 供茶:供应茶水。 驱驰:奔波忙碌。 尽:全部。 时事
过桃川次丙子冬韵 其一尘踪何处探仙源,晚共渔翁得细论。 满地野花桃树少,半山烟雨洞阴繁。 轮蹄影络东西路,鸡犬声闻远近村。 更愿年登薄徵赋,人人温饱即君恩。 注释: 过桃川次丙子冬韵 其一:在桃川停留时,与渔夫讨论神仙的传说和故事。桃花盛开的地方,桃树相对较少;而烟雨蒙蒙的山洞中,却显得格外繁密。道路上车辆行人络绎不绝,远近都能感受到村庄的生机。希望每年都能获得微薄的赋税收入,让人人都能够吃得饱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词以时间为线索,从十年前的战争岁月到今日和平的东乡道中,展现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兵戈犹忆十年前”,点出了诗人与战争有关的历史,十年过去了,但战争的记忆依然清晰可见。“此日东乡路不偏”,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在和平中的安定。“车马终朝闻振策”,描写了百姓的生活状况,也暗示了社会的安定和繁荣。“千山木落深冬景”,描绘了一幅深冬时节、林木凋零的画面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早秋寄李侍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巡临江之瑞州 这句描述了作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江南的瑞州。"巡"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巡视,"临江之瑞州"则是指这个地理位置靠近江河的地方。 鼓角声严曙色迟,满天霜露拂旌旗 这句话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鼓角声声,象征着军队的严整和严肃;天色尚暗,但曙光已经来临,预示着一天的开始。霜露满布,覆盖在旗帜上,给人一种肃杀的气氛。
【注释】白鹿洞:山名,在江西庐山东。五老峰:在江西庐山东北。 枕江濆(fèn坟):水边。 灵:指山神。 百代文:指文人墨客留下的许多文章著作。 应:应该、应当。 曛(xū熏):昏暗。 【赏析】《宿白鹿洞》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游览了著名的庐山胜迹之后,来到白鹿洞书院,面对清幽雅致的山景和悠久的文化古迹,不禁为古代文人学士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赞叹不已。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白鹿洞时所作
【注释】 君山:即洞庭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四面:指四周。巴陵:今称岳阳城北的巴丘,为湘江与洞庭湖交汇处。十里馀:约略数里之遥。渺渺(miǎomǎo)烟波:渺茫的云雾弥漫的湖水。阴阴(yīn ēn)石洞:阴暗的山洞。虎啸猿啼月上初:形容夜晚山中猿猴虎啸声和月亮升起时的声音。几茎斑竹尚扶疏:几根斑竹依然繁茂。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岳阳君山时的感受。首联写君山的景色,次联写僧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