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四面皆湖水,遥望巴陵十里馀。
渺渺烟波无客到,阴阴石洞有僧居。
风清气朗秋分后,虎啸猿啼月上初。
独有含颦无限意,几茎斑竹尚扶疏。
【注释】
君山:即洞庭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四面:指四周。巴陵:今称岳阳城北的巴丘,为湘江与洞庭湖交汇处。十里馀:约略数里之遥。渺渺(miǎomǎo)烟波:渺茫的云雾弥漫的湖水。阴阴(yīn ēn)石洞:阴暗的山洞。虎啸猿啼月上初:形容夜晚山中猿猴虎啸声和月亮升起时的声音。几茎斑竹尚扶疏:几根斑竹依然繁茂。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岳阳君山时的感受。首联写君山的景色,次联写僧人的生活,颈联写秋夜山中的猿猴虎的叫声,尾联写斑竹的情态。全诗意境清新,风格明快。
“君山四面皆湖水,遥望巴陵十里馀。”起笔点出君山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它四面环水,一望无边;而远望着洞庭湖中的君山,又是那么地遥远。“君山”二字总领全篇,以下都是从这一总领中生发的。
“渺渺烟波无客到,阴阴石洞有僧居。”这两句紧承首句而来,写游人稀少,山中清幽。“渺渺”形容烟雾笼罩,看不见边际。这里既写出了君山四周水面的辽阔,也写出了山峦隐没在烟波之中的迷蒙景象。“阴阴”,则写出了石洞的幽深。“客”,指游人或渔夫。“僧居”指住在山中的和尚。
“风清气朗秋分后,虎啸猿啼月上初。”这是描写山中的景致。“秋分后”,“月上初”,都说明时间是在秋季。“虎啸猿啼”,用《楚辞·九歌》的词句,描绘了秋夜山中猿猴虎的叫声,形象生动逼真,把山中秋天的景象表现得栩栩如生,令人神往。
“独有含颦无限意,几茎斑竹尚扶疏。”这两句写山中人的神态。“含颦”是说山中人面带忧思,愁眉不展。“无限意”是说山中人的心事无穷无尽,无法排遣。“几茎斑竹尚扶疏”是说山中竹子还长得挺拔茂盛。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山中人的同情,而且通过写山中人的忧愁、心事、竹的生长等,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此诗写山色、水色、树色、竹色,以景衬情,写得十分真切动人。全诗写景,但景中有情。诗人游山赏景,心情愉悦,所以景美如画,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