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注释】 唐多令:词牌名,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连雨:连绵的雨水。台中:指皇宫中的庭院。卧病:卧床养病。 两细又风斜:又见细雨斜飘,春风微拂。槿花:一种木槿科植物的花。 谢池春草色:谢池即晋代潘岳所建“金谷园”。谢池春草色,指春天草木的颜色。 咨嗟:叹息。 悄愔愔(qì ī ēn):安静而寂静无声。 窗纱:窗帘。 【译文】 细雨斜飞,春风轻拂,小庭院里开满了槿花。我登上高楼
【注释】 1. 镇日:整日。2. 盘马地:古地名,在今河南开封附近,相传晋代庾亮曾在此地游宴。3. 蛮榼(kē):一种南方的酒具。4. 杨柳外:指柳树丛生的地方。5. 乱鸦啼:形容天色已晚,乌鸦归巢的声音。 【译文】 整天住在小楼里,望着远方思念更浓。傍晚又吹来阵阵凄凄的雨声。害怕回忆起少年时候,曾经在盘马地,有春泥的小路上骑马。 依然像当年那样,在白堤上走,芳草齐腰高。水心亭边,谁人携着酒具
蝉鸣声在水亭幽静,船帆因雨而迟留。 清凉的波浪催促行舟,一笛吹来枫叶作响。 梦中芳事休想,筝船几次游玩。 许多情感交付残秋,相思之愁岁末更深。 凭栏唤起旧盟鸥,与旧情相会
诗句如下: ``` 柳影蘸芳洲。珠帘半上钩。把璚箫吹向小红楼。燕子不知兴废事,漫相对,话春愁。江上锦帆收。花空烟水流。南朝旧梦付闲鸥。第四桥边还载酒,总孤负,少年游。 ``` 译文 柳枝的影子轻拂着芳草覆盖的洲渚,珠帘半卷,如同钩子般挂在门边。我吹起璚箫,声音在小红楼上飘荡。燕子似乎并不知道这里曾是繁华之地,它们只是随意地相对而立,说着春天里的种种忧愁。 江上收起了华丽的彩旗
诗句如下: 落拓少年场。 吴钩锦带装。 叹人生、苦恋他乡。 今夜鸿天烧烛了, 能几日,便重阳。 译文如下: 我是一位落拓的青年,穿着华丽的衣饰,感叹人生的艰辛和对远方的深深眷恋。今夜,我在鸿天之下点燃了蜡烛,但又能坚持多久呢?重阳节即将到来。 注释如下: - 落拓少年场:形容我是一个不受重视的青年。 - 吴钩锦带装:形容自己穿着华贵的服饰,像古代战士使用的吴钩和精美的锦带一样。 - 感叹人生
【注释】 ①细雨幂寒烟:指细雨如烟,迷蒙笼罩着一片寒冷。幂(mì),覆盖、遮蔽。②怀人:怀念某人。③倦抛书:懒于读书。④自闲眠:独自懒散地躺着。⑤已自工愁愁未了:已是够多的忧愁,但愁绪还不止。又遇此:再遇到这种天气。⑥作愁天:变成愁云密布的天气。⑦剩冷恋吴绵:剩下来的是寒冷的棉被。⑧孤红瘦可怜:孤独的红花显得可怜。⑨弹碎云笺:用泪珠把云一般的纸弹碎。⑩玉笛:玉制的笛子。⑪春去也:春天已经过去了
【注释】 1. 槐日:指农历四月十六。 2. 散炎氛:指消除炎热。 3. 松风解健人:松树的风能解除疲劳使人健康。 4. 蕙兰轩:指书房。 5. 莫把闲愁儿兜起:不要把闲愁带进酒杯。 6. 烛:蜡烛。 7. 雏燕已成群:雏燕已长大结成群体,这里比喻朋友。 8. 青鸟使: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送信的人。 9. 元圃:即瀛台、蓬莱山。 10. 总因循:总是拖延,不果断。 【赏析】 此词写夏日消暑之趣
【注释】 唐多令 偶书:词牌名,又名“醉桃源”。此词调为唐教坊曲,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雪暗重云:喻指愁思如乌云密布。暗:深黑;重云:浓云。 小红炉、薄酒能温:用典,以李太白《将进酒》诗中的“与尔同销万古愁”之意,借指消愁解闷。 屈指古今多少事:屈指数算古今有多少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咏史抒怀。上片写诗人在大雪封门的冬日里,闲愁袭人,而自己又无法消释,只能借饮酒来排遣
【赏析】 此词写夜半读书的幽静。上片写深夜读书时的情景。开头两句说,“蛩絮短长更”,是说秋天的夜晚,蟋蟀鸣声、秋雨淅沥,声声入耳。“凉侵衫袖轻”是说寒气袭人,衣衫都感到冰凉。“透窗棂,淅沥风鸣”,写秋雨透过窗户棂子,在室内发出飒飒声响。三、四句说,渐渐地觉得书桌上有什么东西在发光发亮。原来这是一盏灯盏,它发出的光亮,照见了桌上的几本书籍,也照见了自己孤独的身影。这“渐觉短檠多意味”,就是“好伴取
唐多令·寻春燕子矶,值游女以花枝掷水,余得之戏赋 春水碧于油。春山霭不收。小春纤、擎住春愁。人面胜花花也妒,惊花艳,替花羞。危浪打春洲。春心逐远流。好花枝、何意轻投。输与老人忘结习,到东海,再回头。 注释解释: - 《唐多令·寻春燕子矶》是清朝诗人周岸登创作的一首词作。 - “春水碧于油”描绘春天的河水清澈碧绿如同熔化的油脂。 - “春山霭不收”形容春季的山水笼罩着淡淡的雾气,难以捉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