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注释】: 唐多令:词牌名。 杖策:拿着拐杖,表示闲适的步行。 倚楼:凭栏而立。 新凉体少瘳:身体稍微痊愈,但还感觉寒冷。 浦江:指钱塘江。 素娥:嫦娥。 聚处即良俦:在一起就是好朋友。 欢然:高兴的样子。 谈笑顷:片刻之间。 固金瓯:保卫国家。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中秋夜病中见闻的词。上阕写病中所见,突出“新凉体少瘳”之病况;下阕以抒情为主,写病中所思、所想,突出“谈笑间”之快慰
【解析】 1.本词为唐多令体,即词牌名。唐多令,又名“石州词”、“忆江南”,是唐代教坊曲名,因词调见《尊前集》而得名。其格律有四片:两仄韵,一叠韵,两结句各三字。 2.“堕马晓妆新”中“堕马”指坠马,形容娇弱。“晓妆新”意谓天刚破晓时梳妆打扮。 3.“宫衣稳称身”意谓宫女穿着的衣裳很合身。“宫”,皇宫,这里指宫中的女官或宫女。 4.“摘芳兰、香逼朱唇”中“摘芳兰”意谓摘下了盛开的花朵
【注释】 1. 唐多令:词牌名。又名“石州慢”、“高阳台”。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八句,五平韵。2. 窗外雨澌澌:窗外滴滴答答地下着小雨。3. 凉飙:清凉的风。4. 征鸿:北归的大雁。5. 波斯千里镜:指古代传说中一种能远视千里的宝物。6. 晓妆:清晨的妆容。7. 乌丝:即乌丝栏,用黑墨书写在白绢上,用来记录诗句的格子。8. 金针:绣花用的针,这里指绣花针。9. 五色线:彩线。10. 穿不起
越墙 银砌粉围墙,栖鸦淡月黄。做蜂儿、飞度也扬扬。错抱花枝羞整帽,更小立,听鸣珰。弹指玉纤长,轻纨映晚妆。对春风、无语不焚香。几叶芭蕉连曲槛,看几尺,近高唐。 译文: 白色的粉墙银砌,栖息的乌鸦和淡淡的月光。我像蜜蜂一样飞翔,掠过这花丛,却羞于整理头上的花冠。更小地站住,倾听那悦耳的声音。弹指间,玉手如丝般伸展,轻盈的丝绸在夕阳下的妆容下映照。面对春风,无言之中,我总是焚烧香炉
诗句: 杨柳织成愁,枝间挂玉钩。这几番、花信到妆楼。尽道踏青明日好,曾许下、又还休。 译文: 柳树编织出忧愁,枝条间挂着玉钩。这些天以来,花香已经到达我的闺楼。所有人都说春天来了是个好日子,但我又把它搁置了。 窗边鸟儿鸣叫的声音就像车轮滚动声,而美丽的女子是否也会来呢?看着春风似乎无法驱赶那骏马般的时间。池塘上的杨花瓣儿飘落得到处都是,春天就这样离开了,有谁能留住它? 注释: -
【注释】: 1)杨柳正如丝。虫虫见客时。爱房栊、乍出迟迟。几度问年羞作答,微笑道,有娘知。——杨柳条细如丝,看到客人来,就害羞地微微低头。几次询问年龄,她却害羞不肯回答。 2)回首便天涯。幽情减牧之。怅红桥、云树迷离。应是寻春人去晚,风雨过,绿阴滋。——一转身就看见那遥远的家乡,心中充满了愁绪和伤感。红桥上云雾缭绕,树木掩映,让人迷失方向。也许是由于春天的来临,归家的人已经离去得晚了
注释: 唐多令:词牌名,又名“春水”、“一江红”等。 春水一江流:形容春天的江水流动,如流水般绵延不断。 春山面面愁:形容春天的山峰,连绵起伏,似乎充满了忧愁。 锁春光、百尺高楼:指春天的美景被封锁在高楼之中。 楼上美人眠未起,嗔小玉、上帘钩:楼上美丽的女子还未起床,生气地让侍女去上帘子。 碧醮满眶秋:用碧色的醮墨填满眼眶,形容眼中含着泪水。 红添两颊羞:红色涂抹在脸颊上,显得害羞。 忒惺忪
诗句如下: 凉入葛衣松,斜阳叠乱虹。帘影外、蝉语匆匆。轧鹊排桥看又过,零落尽,藕花红。 译文: 微风轻拂着葛衣,阳光洒落在层层叠叠的虹桥上,透过窗帘,窗外的蝉声急促而急促。一只喜鹊飞过桥梁,看着夕阳又落下,荷花凋零殆尽,只剩下那片鲜红的荷塘。 关键词注释: 1. 凉入葛衣松:形容天气渐凉,葛衣被风微微吹动。 2. 斜阳叠乱虹:描述夕阳下的景色,阳光与水面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3. 帘影外
``` 斜月射回廊,无凭更漏长。笑归来、反是他乡。昨夜绣衾浑似水,应不为,五更霜。 一事恁凄凉,朝来断客肠。待相逢、说向萧娘。蜡烛成灰犹不了,原化作,泪千行。 注释翻译: - 斜月射回廊,无凭更漏长。笑归来、反是他乡。昨夜绣衾浑似水,应不为,五更霜。 - “斜月”和“回廊”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冷清的氛围,“笑归来”、“反是他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乡之情。“昨夜绣衾浑似水,应不为
犹记得离别时,梳头病起迟。向西窗、细问归期。弹指黄花都过了,春又上,腊梅枝。 注释:还记得我们离别的时候,因为生病而起床晚了。向西的窗户,细细地问你回来的时间。手指弹动间,黄花已经凋落了,春天又一次来临,但梅花枝头已经盛开。 赏析: “犹记得离别时,梳头病起迟。”这一句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离别时的无奈和遗憾的写照。这里的“梳头病起迟”,既写出了诗人因病未能及时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