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碧于油。春山霭不收。小春纤、擎住春愁。人面胜花花也妒,惊花艳,替花羞。
危浪打春洲。春心逐远流。好花枝、何意轻投。输与老人忘结习,到东海,再回头。

唐多令·寻春燕子矶,值游女以花枝掷水,余得之戏赋

春水碧于油。春山霭不收。小春纤、擎住春愁。人面胜花花也妒,惊花艳,替花羞。危浪打春洲。春心逐远流。好花枝、何意轻投。输与老人忘结习,到东海,再回头。

注释解释:

  • 《唐多令·寻春燕子矶》是清朝诗人周岸登创作的一首词作。
  • “春水碧于油”描绘春天的河水清澈碧绿如同熔化的油脂。
  • “春山霭不收”形容春季的山水笼罩着淡淡的雾气,难以捉摸。
  • “小春纤”指的是细小的柳枝,这里用以象征春天的柔弱和敏感。
  • “擎住春愁”表示春天的柳枝承载着春天的忧愁和思念。
  • “人面胜花花也妒”,这里的“人面”可能指的是游女的面容,而“花也妒”则形容了花儿因美丽而嫉妒。
  • “危浪打春洲”描述海浪冲击岸边的情景,象征着春天生机勃勃的活力。
  • “春心逐远流”表达了春天的心随着流水漂泊远方。
  • “好花枝、何意轻投”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不舍。
  • “输与老人忘结习,到东海,再回头”意味着将这份美好寄托给年长者,让他遗忘尘世的纷扰,再次归来时再珍惜这春色。

赏析: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季的自然景色以及游女的动人形象,同时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例如“碧于油”、“嫣然”、“妒”等,使得整个画面鲜活起来。此外,词中的“危浪打春洲”等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动态美,还体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浪漫情怀。整体上,该作品展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