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细又风斜,小庭开槿花。问高楼,燕子谁家?可惜谢池春草色,尽分付,与鸣蛙。
往事一咨嗟,病加愁更加。悄愔愔,自掩窗纱。白日相思空做梦,谁念我,老天涯。
【注释】
唐多令:词牌名,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连雨:连绵的雨水。台中:指皇宫中的庭院。卧病:卧床养病。
两细又风斜:又见细雨斜飘,春风微拂。槿花:一种木槿科植物的花。
谢池春草色:谢池即晋代潘岳所建“金谷园”。谢池春草色,指春天草木的颜色。
咨嗟:叹息。
悄愔愔(qì ī ēn):安静而寂静无声。
窗纱:窗帘。
【译文】
细雨斜飞,春风轻拂,小庭院里开满了槿花。我登上高楼,只见燕子飞来飞去,不知它们属于哪家?可惜春天的草木都已绿遍了,都成了鸣蛙的食物。
往事一桩桩令人叹息,疾病缠身更添愁苦。静静地坐在窗下,自掩着窗纱,白日里相思成梦,谁又能想到我这个老天涯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词,以连日不断的细雨,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用笔细腻,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两句写庭院中景色的变化。东风初起,细雨纷纷,庭院中花木繁盛,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但作者的心情却并不好受,他独自登高,眺望庭院中的一切。这两句是全词感情基调的表现。
三四句由景及情,描写了庭院中景物的变化。庭院中,花木繁盛,春意盎然,然而这一切似乎都在嘲笑着他的孤独与无助。他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友人,心中涌上一股深深的忧虑与无奈。
五六句进一步渲染了自己的孤寂与忧愁。他感叹道:“可惜春草已绿,却无人与我共赏。”他想起了远方的友人,心中涌上一股深深的失落感。他感到自己就像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一粒尘土,无人关心、无人问津。
结尾两句直接抒发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他独自一人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他想象着远方的友人也正在欣赏着这美丽的春色,心中不禁一阵酸楚。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孤独寂寞中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与向往。这首词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千古传颂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