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赏析时,首先要对整首诗的意境、情感进行把握,同时要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最后还要结合作者及创作背景来分析。 “金牛卧少室”,写金牛山在洛阳西北面,“金牛”二字点明山名。 “不知几千龄”,“几千龄”,形容时间之久长。 “平地皆蜀道”,这句是说金牛山一带,道路坎坷不平,就像蜀国的险峻之路。 “驱五丁”,相传古蜀国开凿此山,需要有五位力士才能推动巨石,所以称蜀道
注释: 出岫本无心,从龙亦有会。 白云峰 白云峰,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北。此诗是诗人隐居少室山时所作。 出岫本无心,从龙亦有会。 “出岫”指云彩从山峰间露出;"岫"意为山峰。“无心”指无意于功名利禄;“有会”指遇知音。诗人写自己虽然无意于功名利禄,但与隐士们却志趣相投,因此可以在此结庐而居。 此中可卜居,组系身无奈。 “卜居”指占卜择地居住,此处指择地隐居;“组系”为束缚、约束之意。言此地虽好
上山采紫薇,下山弃山下。 注释:山上采集的是紫色的野花紫薇,但是下山后却丢弃在山下。 岂不爱荣华,此物终凋谢。 注释:难道不喜爱荣华富贵吗?但这些东西终究会凋零衰败。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的诗。诗中的“紫薇”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其颜色为紫色,象征着尊贵与高雅;而诗中“荣华”则是人生中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成功与荣耀。诗人通过描绘上山采紫薇,下山时丢弃的场景
【注释】 少室三十六峰诗 其二十九 明月峰山本无消长,月自有盈亏。此中觉少趣,月明山静时。 山和月亮没有变化,月亮有圆有缺,所以山也有盈有亏。在这里觉得有趣,因为月亮明亮的时候,群山也显得宁静。 “山本无”:山本来是没有的;“消长”:指山的高低、大小等在不停地变化。 “月自有”:月亮本身是有盈亏的;“盈亏”:指月亮圆或缺的变化。 “此中”:这里;“觉”:感到(山和月亮)是有趣的。 “月明”
【注释】药堂峰:山名,位于少室山。少室山: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 【赏析】此诗首句点明“药堂”是因山上的草药而得名,次句说山上的药草多,所以有这个药堂的名字。三、四句说明药堂的用途:不必求服食(服药)也能长生不老。这是道教思想,反映了道家对药物的重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 谁剖鸿蒙开太极,包涵元气郁萧森。 - 注释:谁开辟了鸿蒙宇宙,创造出了太极。蕴含着浓郁的元气,显得幽深而肃穆。 - 译文:是谁创造了天地万物?充满了元气和生机。 2. 疑经鬼斧中央劈,应遇仙軿下界临。 - 注释:仿佛经历了一场神奇的斧劈,应该遇到仙人的车马降临。 - 译文:仿佛经历了一场神奇的斧劈
【诗句】 缥缈神人宅,穹窿帝者宫。 灵踪千祀在,美利万方同。 分野从周启,明禋自汉崇。 金泥朱阙表,玉辇翠华丛。 指顾天门近,吸呼帝座通。 土圭均日景,玉像镇天中。 杰阁翔威凤,修梁驾彩虹。 青牛曾化树,白鹤每盘空。 瑶草当阶碧,琼霞映壁红。 含生归浩渺,列象毓洪蒙。 宸献通幽远,神功翊运隆。 坤维资奠丽,元气郁萧葱。 故检疑终秘,遗碑自昔丰。 皇恩晞湛露,民愠解薰风。 肃肃虔将祀,明明恪在公。
诗句释义及赏析: 迎霞峰 - 山体本常静: 描述山峰的本来状态,即山本身是不移动的,静止不动。 - 霞光只暂明: 指太阳的光线在天空中短暂地照耀在山脉上,形成美丽的霞光。 - 物情偶自值: 表达自然景物偶尔会显得特别美丽、珍贵或值得注意。 - 何处用逢迎: 表示无需特意去迎合或吸引,自然界的美是自然而然的,无需刻意追求或展示。 译文: 山峦的本态总是静谧无声, 而日出时分的霞光只是一时的辉煌
【注释】宝柱峰:指嵩山少室山的一座山峰,在洛阳西面。石光:指岩石上长满苔藓。青冥:苍天。磨崖:指石壁上刻着的字。勒燕铭:刻在碑上的燕国的文字,即“昭明太子”萧统所刻。 【赏析】《登兖州城楼》是王之涣的诗作之一。诗人登上兖州城楼,凭栏远眺,触目所见,皆为一片水墨画。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勾勒出一幅壮美的画面。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联写景:“石光成五色,壁立入青冥。”这两句的意思是
【注释】: 1. 孤城:指洛阳。堪吏隐:可以隐居做官。2. 春昼早:春天的白天,指春季。分衙:分别处理事务。3. 说驾桑田处:指传说中的神女驾车的地方,即桑田。4. 褰帷:拉开帷帐。看玉华:观看玉华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玉华山的美丽景色和神秘传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首句“孤城堪吏隐”,以孤城为背景,突出了玉华山的自然美和宁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