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梅
【注释】 1. 少林寺赠道公:少林寺赠送给道公。 2. 传衣登法席:传授衣钵,登上说法的座位。 3. 卓锡倚嵩峰:把锡杖靠在嵩山山峰上。 4. 派自曹溪衍:流派源于曹溪。 5. 人从崿岭逢:人们跟随在险峻的山峰上。 6. 青林甘露降:青松树中降下甘露。 7. 绀宇碧云封:红瓦屋顶被云雾笼罩。 8. 灯续光常灿(zhuàn): 灯火连续不断,光亮永远闪烁。 9. 香添气转浓:香烟缭绕,香气浓郁。
【注释】: 少室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三十六峰:指少室山的三十六座山峰。梁稻:指梁代诗人萧纲,字世缵。他曾任南徐州刺史,后因事被贬,死于临川郡(今属江西)。 莫为粱稻谋:不要为了梁朝作打算吧。走入宜春苑:即进入梁朝的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去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 赏析: “山远往来闲”意思是说山很高很险峻,人来往都很悠闲。这一句写山峰的险峻,以及人行走时轻松自在的样子。
【注】:凝碧峰,即少室山三十六座山峰中的第三十座。 爱此山中石,一色如凝碧。 喜欢山中石头的颜色,颜色就像凝碧一样美丽。 振衣陟其巅,劳劳可暂释。 振衣登到山顶,劳累烦闷可以暂时解除。 赏析: 《凝碧峰》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绝。这首诗描绘了王维攀登少室山三十六峰之一的凝碧峰时,被山中景色所陶醉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清新脱俗,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系马:拴住马匹,使马能自由行走。 黛色:指山的颜色,因深绿色而得名。 【译文】 满山遍野的树林都是深绿色的,山光映照着整个平原。 我喜爱游山,峰顶可以拴住马匹。 【赏析】 这首诗是写景诗,描写了山中景色。首句写山林树木的颜色,次句写天空与平原的色彩,最后两句写游人喜欢登高远望。 诗人在登山时,看到一片片的树木颜色浓翠欲滴,一层层地铺展在山间,连着天边那广阔的平原。这种景象使人心胸开阔
箕山的林木自成阴,万古萧然洗耳心。 一自挂瓢何处树,清风习习到于今。 注释:箕山:位于今河南洛阳市东南,有箕子墓。箕山林木自成阴:指箕山林木茂盛,遮蔽了阳光。箕阴:即箕山之阴。万古萧然洗耳心:意思是箕山的树木长年不凋,使人感到清凉、幽静,仿佛在洗耳清心。一自挂瓢何处树:指自从隐居箕山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这里。一:已经。挂瓢:指隐者居处简陋,像悬挂着葫芦瓢一样。清风习习到于今:意思是从隐居以来
注释: 1. 太室山:又称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2. 龙眠:形容太室山如同一条卧龙。 3. 少室山:又称北岳恒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4. 郁相望:形容左右两侧的两座山峰相互对峙。 5. 维岳:指太和峰。 6. 重千古:形容这座山历史悠久。 7. 灏(hào)气连鸿蒙:形容太室山周围云雾缭绕,景色壮观。 8. 女几列眉宇:形容黄河像女子一样美丽。 9. 鼎既沉
注释: 御砦云连绵处,高高的城也是石头做的。 乍看像白色的下,只少大江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石城峰的描写。诗中用“御砦云连处,高城亦石头”两句写出了石城峰的雄姿,用“乍看如白下,只少大江流”两句写出了石城峰的雄伟壮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石城峰的壮丽景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句大意: - 突兀三柏插天中:描述三株柏树高耸入云,仿佛直接插入天空。 - 碧鳞剥脱如苍龙:形容柏树的颜色如同碧蓝的鳞片,剥落后呈现出像苍龙一样的形状。 - 拗雪凌霜斗日月:描绘柏树在严冬也能傲雪凌霜,与日月争辉的情景。 - 拿云攫雨吼雷风:比喻柏树具有撼动云雾、抓取雨露和怒吼雷风的力量。 - 旁阴嵩阳一千亩:指周围的山脉,面积广阔,有上千亩之大。 - 争雄二十四高峰
昼劳夕得适,幽轩成小憩。 诗句:白天忙碌到了晚上,终于得到了休息。在幽静的轩窗中,我找了个小角落休息。 释义:描述了一个从日到夜的生活变化过程,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舒适。 峰色落空青,池光起浮翠。 诗句:山峰的颜色如同天空中的青色一样,池塘的水波荡漾出碧绿色的光泽。 释义:描绘了山和水的景色,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营造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 须臾暝色深,繁星看欲坠。 诗句:不一会儿,天色变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恭谒中岳庙礼成作》。 首联,缥缈神人宅,穹窿帝者宫。描述了中岳庙的建筑风格,神人的居所和帝者的宫殿。 颔联,灵踪千祀在,美利万方同。表达了对于中岳庙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 颈联,分野从周启,明禋自汉崇。描述了中岳庙的历史渊源,以及古代帝王对于祭祀的高度重视。 尾联,宸献通幽远,神功翊运隆。表达了对于国家未来的期待,希望国家能够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