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林木自成阴,万古萧然洗耳心。
一自挂瓢何处树,清风习习到于今。
箕山的林木自成阴,万古萧然洗耳心。
一自挂瓢何处树,清风习习到于今。
注释:箕山:位于今河南洛阳市东南,有箕子墓。箕山林木自成阴:指箕山林木茂盛,遮蔽了阳光。箕阴:即箕山之阴。万古萧然洗耳心:意思是箕山的树木长年不凋,使人感到清凉、幽静,仿佛在洗耳清心。一自挂瓢何处树:指自从隐居箕山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这里。一:已经。挂瓢:指隐者居处简陋,像悬挂着葫芦瓢一样。清风习习到于今:意思是从隐居以来,一直有清风拂面送来,直到现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对箕山的描绘。诗人以箕山的林木为背景,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诗人用“箕山林木自成阴”来形容箕山的树木茂盛,遮天蔽日,给人一种清凉、幽静的感觉,仿佛可以洗净人的心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远离尘世的喧嚣,找到心灵的宁静。此外,诗人在诗中还提到了自己已经隐居多年,一直享受着清风拂面的惬意。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隐居生活的舒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